[实用新型]一种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2071.X | 申请日: | 2008-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9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杨林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安全 驾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水杯,品种繁多造型多样,有玻璃杯、磁化杯、塑料杯、瓷器杯等,从外观上看一般水杯的杯身图案只有固定的一种,形象比较单一,体现不了现代人对生活追求的时尚、个性和品位;另外,一般水杯在饮水时,需要一只手拿杯身,另一只手旋松杯盖,两手共同操作才能完成喝水过程;所以,这些水杯给驾驶员也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杯子的杯身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纸贴图案来改变水杯的外观形象,体现使用者对生活追求的时尚、个性和品位;尤其是可以通过旋转水杯的推盖,单手操作完成喝水的过程,减少司机朋友们在车辆行驶时的喝水动作,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由杯盖、推盖、内杯、外杯以及底座组成,推盖是一个带有定位扣和推柄以及出水孔的塑料片,可通过定位扣与杯盖连接在一起做45度旋转运动,用于封闭和开放杯盖的出水口、透气孔,外杯上端与内杯配合处结构采用超声波焊接,底座与外杯的配合结构是采用三头螺纹,在内杯、外杯、底座装配好后在内杯的外壁、外杯的内壁、底座的内壁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杯盖是个中凹边凸的,在凹面上的中间部位有与推盖活动片的定位扣相对应的定位孔,在凹面周边分别有一个出水口和透气孔,在凸边上有50度槽口,配合推盖上推柄的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们生活需要为基础,加以便于操作的结构设计,使之更人性化、实用化;适用于工作在各个行业的消费者使用,特别适用于司机朋友在驾驶车辆需要喝水时使用。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具美观实用,隔热效果,更换纸贴,杯身透明的特点。纸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网上下载或者自创图案随心更换,满足各类消费者对审美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推盖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标记分别表示:
1.杯盖;2.推盖;3.密封圈A;4.内杯;5.外杯;6.密封圈B;7.底座;11.透气孔;12.定位孔;13.出水口;21.定位扣;22.推柄;23.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就一种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为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手操作的安全驾驶杯是由杯盖1、推盖2、内杯4、外杯5以及底座7组成。推盖2是一个带有定位扣21和推柄22以及出水孔23的塑料片,可通过定位扣21与杯盖1连接在一起做45度旋转运动,用于封闭和开放杯盖1的出水口13、透气孔11,用大拇指轻轻一推便可实现喝水动作,从而实现单只手完成喝水过程。杯盖1是个中凹边凸的,在凹面上的中间部位有与推盖活动片2的定位扣21相对应的定位孔12,来约束推盖2的运动。在凹面周边分别有一个出水口13和透气孔11,通过推盖2的旋转运动实现它们封闭和打开;在凸边上有50度槽口,配合推盖2上推柄的旋转运动;在杯盖1的出水口13上端(即喝水时口部接触部位),做有一个凹面配合口部下唇让您喝水更舒服;在杯盖1的下面有定位螺纹,与内杯4上螺纹密封配合,在杯盖1上套有一密封圈A3,通过螺纹实现与内杯4的完全密封。内杯4是一个单面开口的倒圆锥型腔体,在开口端做有螺纹,可与杯盖1装配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腔体用来装液体;内杯4与外杯5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的,实现结构和外观完美配合。外杯5是一个依据汽车上放杯子槽口大小而设计的双通型杯身,上粗下细是此款杯子最主要的特点,便于放在车上稳当,手柄是根据常人手指比例而设计,手感舒适、自然,在下开口端装有密封圈B6,通过便拆式三头螺纹与底座7装配。在内杯(4)、外杯(5)、底座((7)装配好后在内杯(4)的外壁、外杯(5)的内壁、底座(7)的内壁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供更换纸贴图片,纸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网上下载或者自创图案随心更换。底座7是一个圆形柱体,内有便拆式三头螺纹,与外杯装配形成腔体,底座是整个杯子的最下部位,用来支撑整个杯子。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因此换作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杨林,未经朱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2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