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造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1909.3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5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前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7;B29C33/12;B29C45/14;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折叠式 人工 玻璃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治疗制品的制造模具,特别是指一种制造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玻璃体替代物研究众多,主要有惰性气体、硅油、重硅油、过氟化碳液体,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外研究热点的高分子亲水性聚合物水凝胶等。但它们的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有的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惰性气体如C3F8,容易发生白内障,在术后两周左右失去填塞作用,不能对视网膜产生持久的顶压作用;过氟化碳液体对视网膜有毒性,不能长期留置在玻璃体腔,仅限于术中使用,且容易残留于眼内,与水起反应后更难以取出;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硅油替代物,可引起白内障和青光眼,且本身在一定的时间内会乳化,乳化后必须取出,但取出后视网膜易发生再次脱离,反复多次的手术,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视力;即使手术成功,由于硅油屈光指数小,对视网膜下方裂孔顶压效果差,同时填充后必然使眼球屈光度向高度远视方向改变,因而患者的视力也非常差;另外患者术后必须是长期俯卧位,以防止硅油流入前房,因而患者非常痛苦。水凝胶主要有PVP水凝胶、PVA水凝胶、PAM水凝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水凝胶等,但这些水凝胶在眼科还处于实验阶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水凝胶进入临床应用,对眼内毒性缺乏远期疗效观察,且价格非常昂贵,患者难以负担。因此寻找更符合生理、更经济的玻璃体替代物势在必行,也是这个世纪困扰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医生的难题之一。
如何制成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与自然玻璃体相同的人工玻璃体是保证玻璃体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玻璃体的成分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要求制作出形态和功能都很完美的人工玻璃体是不切实际的。现有的玻璃体替代物有时也称为人工玻璃体,植入方法均是在术中将其直接注入到玻璃体腔,来支撑视网膜,防止视网膜再脱离。因此,改变研究思路,不去追求制作完全生理性的人工玻璃体,而是应用新的治疗策略-应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去替代自然的玻璃体,它主要由携带引流阀的高分子薄膜球囊、引流管组成,配备辅助工具:弹射手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制造出这样的人工玻璃体的制造模具: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较高、工艺先进稳定的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控制和调节其压力的引流阀。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的模具,其包括上合模、下合模和型芯,型芯设置于上合模和下合模之间,且连接有引流管针,引流管针与注胶通道连接,在上合模和/或下合模上设有加热孔。
该上合模设有滑块,型芯连接有定位片,该定位片可定位于滑块中。作为较佳实施例,该定位片的主轴与引流管针主轴延长线成直角,且与型芯的圆心在同一平面上。该引流管针通过引流阀与注胶管道连接。该引流阀底部设有与眼球表面相吻合的弧度,并且该引流阀底部嵌有硬性薄片。
该注胶通道可同时连接多个型芯,通过注胶通道同时向多个型芯注胶,实现批量式机械制造。
该模具还连接有温控设备,以控制合适的制造温度。
采用上述制造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的模具的折叠式人工玻璃体制造方法如下:应用注射成型法将加工材料注入上述模具内,经加热硫化后,形成折叠式人工玻璃体。采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取高分子天然或改性材料均匀混合,抽真空后备用;
(2)在引流阀处涂布适量加工材料,放置硬性薄片;
(3)将型芯放入上合模和下合模之间,合上模具并锁模;
(4)从注胶通道注入步骤(1)中准备好的加工材料,并使其充满模腔;
(5)通过加热孔对模具进行加热,使模腔内的材料固化;
(6)开模,冷却后取出型芯,剥出囊袋制品。
为延长模具寿命并为下一次制造做好准备,在每次玻璃体制造完成剥出囊袋制品之后,都对模具进行清理。
步骤(2)中,在引流阀处涂布硅胶材料,放置硬性薄片,该硬性薄片可防止引流阀被穿透,保障其气密性。若采用人工注胶方式,可预先在上、下合模涂布适量材料。
步骤(6)中取出的囊袋制品可作进一步加工,对球囊剥离口涂布适量加工材料,然后将囊袋制品置于与球囊剥离口形状相吻合的封口器,进行剥离口的二次成型,并利用修剪器修整粘合完毕的剥离口。该封口器工作温度范围在60℃-300℃,最佳工作温度为110℃,工作时间大于2秒,最佳时间为6秒左右。
步骤(5)中的加热温度控制在80℃-300℃范围内,最佳加热温度为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1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式挡渣球成型装置
- 下一篇:节能电动锁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