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透气鞋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1892.1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文雄 |
主分类号: | A43B7/08 | 分类号: | A43B7/08;A43B13/12;A43B13/22;A43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4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透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鞋,尤其是指一种防滑透气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一般是包括鞋底、中底、鞋垫和鞋面顺序粘合或缝合制成,由于鞋体内不通气和过多的脚汗会滋长细菌,久而久之会产生脚气等疾病,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通常做法是:一、在鞋内放置药物鞋垫、放置吸汗材料制成的鞋垫、在鞋面上开透气孔等,其效果不明显;二、在鞋底内装有一个气囊与外部空气相通,虽然能使内外空气流通起到通气效果,其气囊受力透气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且容易损坏的缺点,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气、吸附过滤气体,防滑效果好,实现干爽、卫生的一种防滑透气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透气鞋,包括鞋底、中底、鞋垫和鞋面顺序粘合或缝合,所述鞋底、中底和鞋垫之间分别设有架空的上下通气腔,所述鞋底的脚根部侧面设有下通气腔与外部相通的通气阀,所述中底脚掌部和脚根部均设有若干通气孔连通上下通气腔,所述鞋垫前端脚掌部设有若干通气孔与鞋体内腔相连通。
上述的一种防滑透气鞋,所述中底由活性碳层和无纺布基层复合构成。
上述的一种防滑透气鞋,所述鞋垫由皮面层和活性碳层复合构成。
上述的一种防滑透气鞋,所述鞋底顶面设有多组支撑中底形成下通气腔的凸起。
上述的一种防滑透气鞋,所述鞋垫底面设有多组支撑中底形成上通气腔的凸起。
上述的一种防滑透气鞋,所述鞋底底面设有多排外凸的圆柱凸起,圆柱凸起底面设有内凹的球面吸盘。
上述的一种防滑透气鞋,所述通气阀中设有通道,通道中设有挡水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鞋底、中底和鞋垫之间分别设有架空的上下通气腔,实现鞋体内腔、鞋底、中底、鞋垫之间和外部相联通,实现透气的技术效果。其中在下通气腔通气过程中通过活性碳层对湿气进行吸附,在上通气腔通气过程中通过活性碳层对湿气进行吸附,实现除臭的技术效果。通过在本体底面设置外凸的圆柱凸起达到增加磨擦的作用,并在圆柱凸起底面设内凹的球面吸盘大大增加对光滑吸附地面作用,从而提高了鞋底的防滑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鞋垫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后视图。
图中:1为鞋底,11为圆柱凸起,11a为球面吸盘,12为凸起,2为中底,23为活性碳层,24为无纺布基层,3为鞋垫,31为通气孔,32为凸起,33为皮面层,34为活性碳层,35为凸起,4为鞋面,5为上通气腔,6为下通气腔,7为通气阀,71为通道,71a为挡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一种防滑透气鞋,包括鞋底1、中底2、鞋垫3和鞋面4顺序粘合并缝合,鞋底1、中底2和鞋垫3之间分别设有架空的上下通气腔5、6,鞋底1的脚根部侧面设有下通气腔6与外部相通的通气阀7,中底2脚掌部和脚根部均设有若干通气孔21、22连通上下通气腔5、6,鞋垫3前端脚掌部设有若干通气孔31与鞋体内腔相连通;鞋底1顶面设有多组支撑中底2形成下通气腔6的凸起12;鞋垫3底面设有多组支撑中底2形成上通气腔6的凸起32;通气阀7中设有通道71,通道中设有挡水环71a。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鞋底1、中底2和鞋垫3之间分别设有架空的上下通气腔5、6,实现鞋体内腔、鞋垫3、中底2、鞋底1之间和外部相连通,实现透气的技术效果。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中底2由活性碳层23和无纺布基层24复合构成。在下通气腔通气过程中通过活性碳层对湿气进行吸附,进一步实现除臭的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鞋垫3由牛皮面层33和活性碳层34复合构成,在上通气腔通气过程中通过活性碳层对湿气进行吸附,进一步实现除臭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文雄,未经彭文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1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