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油气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1755.8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颜进;吴安然;杨明权;张丛;丁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勤山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尤其是一种摩托车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合物、一氧化碳、微粒等,它们主要通过摩托车排气管排放,将近45%的碳氢化合物和极小数的其它污染物质则由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放。
在上述摩托车排放污染物中,一氧化碳是燃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燃油蒸发及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200多种不同的成份构成,含有致癌物质。氮氧化合物是在燃烧室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氮和氧化合而成,排放到大气后变成二氧化氮,其毒性很强,对人及植物生长均有不良影响,是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主要成份是碳烟,上面附有大量化学物质,包含致癌物质,吸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长期停留。
随着摩托车数量的增加,摩托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会日益严重,因此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限制摩托车废气排放的限值标准,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摩托车燃油蒸发标准《GB20998-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制和测量方法》。
燃油蒸发只要是通过油箱的通气口扩散到大气中,燃油箱通气孔保证燃油顺利流出,因此不能简单封闭这个通气口。必须采取措施保证燃油不扩散蒸发,同时不能阻碍燃油正常流动。目前一般采用碳罐吸附控制技术,这种技术来源于汽车行业。碳罐吸附法的工作原理是:油箱中挥发的油气(主要成分包括CH的等),经管路吸附到碳罐中的活性炭。当发动机工作时,靠负压作用,将碳罐中吸附的燃油吸入发动机内燃烧。
如果车辆要安装碳罐装置,还需要对燃油箱结构特殊设计,一般是将油箱盖密封,在油箱内设一个孔,通过这个孔连接碳罐,而碳罐本身只能吸收蒸气,不能流入燃油液体,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在油箱中增加了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装置连通油箱外部的碳罐,但现有技术中的油气分离装置依然存在缺点,当油箱出现某一方向倾倒时,燃油会流进碳罐中,使得碳罐失去功用。另外一些现有技术中,所用材料成本比较高昂,且比较笨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而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油气分离装置,使得油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碳氢化合物气体与燃油分离,且气体可以顺利的排到碳盒被碳盒吸收,而燃油永远不会进入到通气孔流到碳盒,本实用新型装置小巧便于安装,且成本价格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底座上设有圆形凹面,所述凹面上设有滚珠,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排油孔;所述壳体内顶面向下延伸设有针阀导向凹槽,所述针阀导向凹槽槽壁设有平衡气孔,所述针阀导向凹槽的槽底开有通气孔,所述壳体顶面中间设有通气道,通气孔与通气道连通,所述壳体顶面还设有进气孔;所述壳体内设有浮子,所述浮子开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针阀导向凹槽上伸出的槽壁相配合,所述浮子与针阀之间设有顶推结构。
作为改进,在底座上设有一圆形凹面,在所述圆形凹面上设有一滚珠,滚珠的工作空间限制在圆形凹面上方,在所述顶推结构的下方。当油箱发生倾斜时,保证了滚珠或滑块能够在圆形凹面上自由滑动,在油箱恢复平稳时,防倾装置能够滑回原来位置。
作为改进,所述顶推结构为在所述浮子上固定设有簧片,所述簧片上设有钩状体,所述针阀向下延伸设有凸块,所述针阀上还设有“U”形挂钩;所述钩状体与所述凸块非固定接触,所述钩状体伸入所述“U”形挂钩的“U”形口。当浮子上浮时,浮子带动簧片和钩状体一起向上升,此时针阀上的凸块与钩状体接触,钩状体也推动了针阀向上移动;当浮子下落时,浮子带动簧片和钩状体一起向下落,由于针阀上的“U”形挂钩挂在钩状体上,钩状体下落也拉动了“U”形挂钩挂,从而使针阀向下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顶推结构为在所述浮子上固定设有簧片,所述簧片上设有钩状体,所述针阀上设有凹槽;所述钩状体与伸入述凹槽。当浮子上浮时,浮子带动簧片和钩状体一起向上升,钩状体与针阀上的凹槽的一面紧靠,从而推动了针阀向上移动;当浮子下落时,浮子带动簧片和钩状体一起向下落,钩状体与针阀上的凹槽的另一面紧靠从而拉动针阀向下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顶面向下延伸设有导向柱,所述浮子上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通孔相配合。保证了浮子上升和下降时能够稳定畅顺。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透气孔。用于平衡油气分离装置与油箱的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勤山,未经远勤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1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条式抽油机三位一体轮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