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锥型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1326.0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2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颜进;韦佳嘉;张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勤山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锥型消声器,特别是带废气净化功能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摩托车尾气排放的要求愈加严格,国III尾气排放标准的实施使得现有的消声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严峻的摩托车尾气排放要求。现有的国II尾气排放水平的消声器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消声器筒体、第一消音管、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第二消音管、第三隔音板、第三消音管、第四隔音板以及第四消音管;第一消音管伸入消声器筒体内并穿过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置于第一隔音板后,第二消音管穿过第三隔音板和第四隔音板,第三消音管和第四消音管都穿过第四隔音板。该消声器结构简单,容易批量生产。但由于此结构只有隔音板和消音管,因此对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处理不够充分,即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排放量较大;并且其结构简单,因此,其排气噪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圆锥型消声器,利用该实用新型可以降低摩托车的尾气排放,同时还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气噪声。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的圆锥型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第一消音管、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第二消音管、第三隔音板、第三消音管、第四隔音板以及第四消音管;消声器筒体内设有第一消音管;第一隔音管上设有第一隔音板;第一隔音板下面设有第二隔音板;第二隔音板下面设有第三隔音板;第三隔音板下面设有第四隔音板;第二消音管设置在第三隔音板和第四隔音板上;第四隔音板上设有第三消音管和第四消音管,在第一消音管上部设有催化转化器前连接管、前段催化转化器、催化转化器连接管和后段催化转化器,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上端与催化转化器前连接管相连接、下端与催化转化器连接管相连接;催化转化器连接管下端与后段催化转化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圆锥型消声器的工作流程如下:当发动机所排放的废气进入该圆锥型消声器后,首先由催化转化器前连接管进入前段催化转化器,在此处,前段催化转化器促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CO、NOx、HC等)与空气发生还原反应,将废气中的CO、NOx、HC转化成N2、H2O、CO2等。当已经发生还原反应的发动机废气由催化转化器连接管进入后段催化转化器后,在后段催化转化器13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如CO、HC等)氧化。经过充分的还原和氧化反应后,发动机废气由后段催化转化器进入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第三隔音板以及衬筒之间的空间,在此空间内气体发生膨胀,并分别由第一隔音板上的孔以及第二消音管进入第一隔音板前部的空间以及第四隔音板的后部,废气经由以上过程发生急剧的膨胀后,排气噪声得到了降低,此后,废气再经由第三消音管22进入第三隔音板和第四隔音板之间的空间,最后经由尾管排入大气。
采用此结构,当发动机排放的废气进入圆锥型消声器后,先经催化转化器前连接管进入前段催化转化器,然后经催化转化器连接管进入后段催化转化器,再经隔音板和消音管区排到大气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前段催化转化器有还原作用,后段催化转化器有氧化作用,因此,当气体经过时,有害的气体会在这里发生还原和氧化作用,致使有害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就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由于气体在经过改进后的隔音板和消音管部分时,气体损耗了大量的声能,这样排气噪声就得到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催化转化器连接管的位置上设有一支撑板,同时,在后段催化转化器后部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接头。在催化转化器上设一块支撑板,使得催化转化器连接管更加稳固、位置更加准确;在后段催化转化器后部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接头,使得废气能顺利的从后段催化转化器流入第一消音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在第一消音管上设有密布小孔,这样可以使废气在经由第一消音管上的小孔排出时,将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降低噪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在第二隔音板上设有密布小孔。这样,第二隔音板与其后的空气层形成了一个共振吸声结构,当废气穿过第二隔音板时,其所包含的部分声能将转化为热能,从而降低噪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第四消音管上设有带有密布小孔的尾管,并在该尾管周围布置玻璃纤维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消声器内增加了两段催化转化器之后,不仅可以减少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有害气体成分,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的达到国III排放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降低摩托车排气噪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勤山,未经远勤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1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用线控电子节气门
- 下一篇:自紧绷绳式钻修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