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合一油封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00776.8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6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长卿 |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文 | 
| 地址: | 528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合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活塞杆上的油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封在使用过程中油封的内工作面直接与活塞杆接触,由于油封通常是由橡胶制成,因此其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因而磨损较大,且容易产生高温,从而使油封的使用寿命缩短,同时也降低了油封的密封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损小、温升少、使用寿命长的三合一油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三合一油封,包括一环形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工作面上设置有若干道防漏唇口,所述环形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由具有自润滑效果材料制成的背托环,背托环在受压时与活塞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背托环呈“L”型;所述防漏唇口设置有两道。
上述背托环可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耐磨性能好,在使用过程中与活塞杆的摩擦力较小,磨损较小,温升小,因而能延长油封的使用寿命长;且密封效果好,密封性能较传统的油封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三合一油封,包括一环形本体1,在环形本体1的内工作面上设置有两道防漏唇口2、3,当然,防漏唇口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三个或三个以上,在此不作详述。环形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L型背托环4,L型背托环4可通过偶合剂与环形本体1接合,并且L型背托环1是由具有自润滑效果材料制成的,如聚四氟乙烯等,在油封受压后压迫L型背托环,使L型背托环与活塞杆接触,由于L型背托环是由具有自润滑效果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等制成的,其与活塞杆的摩擦系数只有0.02~0.04,而油封本体通常是由橡胶制成,其与活塞杆的摩擦系数为0.2,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与活塞杆的摩擦力较小,耐磨性能好,磨损较小,温升小,因而能延长油封的使用寿命长。
在油封上还可放置高黏度的油脂,以增加油封的耐磨性能,并且在不放置其它油脂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道防漏唇口与密封壁所产生的油膜会积存在两防漏唇口之间的油槽内,产生润滑及密封效果,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好,密封性能较传统的油封高。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图3、图4所示的结构,图3所示实施方式是将“L”型背托环的侧部设置于环形本体的外侧,图4所示实施方式采用的是“凵”型背托环。上述两种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长卿,未经黄长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