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空调节电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0762.6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7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臻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臻哲 |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G08C23/04;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空调 节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节能电路,尤其是一种空调节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空调的功耗很大,由此而产生了多种形式的空调用的节电器,其主要对空调的电源进行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现在市场上有一种空调节电电路,其主要通过在空调关机的时候切断电源来节省空调待机是的电消耗,其工作原理是:在关电后,检测空调电流,当电流减小后,会延时一定时间才切断电源进行关机;当其检测到有红外线遥控信号的存在时,就会将电源接通,也就是开机。
但是,上述空调节电电路有如下不足之处有:
①如果在别的电器不断在使用遥控器发出红外线,那么空调节电电路就会不断检测到这些别的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严重受到了干扰和冲击。
②当想打开空调时,必须得检测到有红外线,当按了“开”这个动作,但是还来不及检测到红外线,也就是没有通电,其实已经处于开这个状态,其还在检测红外线过程中。但是再按下键,又处于关的状态,但是已经检测到红外线了,也就是接通电源了,但是由于此时遥控器处于关机状态,属于无效响应,只能再按一下开关键才能打开空调,也就是按3次后才会发处正确信号,这样操作很麻烦,影响使用,特别是年纪大的人,识别能力比较差,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无需改变原有操作方式、识别能力强,使用方便的自动空调节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它包括红外线信号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及输出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红外线信号接收模块发送的信号,控制模块根据处理结果控制输出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出,其改进在于:控制模块还连接一红外线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开机遥控信号后,控制输出控制模块对空调输出电源,并向空调发送开机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中还包括红外线信号分析单元和空调遥控信号记忆单元,所述红外线信号分析单元从多种红外线信号中选择空调遥控的红外线编码信息,所述空调遥控信号记忆单元存储空调遥控信号的编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输出控制模块为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空调节电电路与原使用方式一样的操作方式,能达到节能效果;消除电器待机能耗,空调电路待机时能自动切断电源,遥控开空调时能自动接通空调电源。可将空调待机能耗降为零。并且当控制模块得到开机信号时,接通空调电源并向空调发送开机遥控红外线信号,使空调既能接通电源又能接收到开机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使用遥控开机的弊端,方便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功能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模块对遥控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进行空调电源的通断控制,实现了识别能力强,使用方便的自动空调节电电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它包括红外线信号接收模块1、控制模块2及输出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2接收并处理红外线信号接收模块1发送的信号,控制模块2还连接一红外线发射模块4。
在使用时,红外线信号接收模块1接收开机遥控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在接收到开机遥控信号后,控制输出控制模块3对空调输出电源,并通过红外线发射模块4向空调发送开机信号。
此时,当遥控开空调时,空调由于没有接通电源,空调不能打开,本实施例的自动空调节电电路处理识别遥控红外线信号,当控制模块得到开机信号时,接通空调电源并向空调发送开机遥控红外线信号,使空调既能接通电源又能接收到开机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使用遥控开机的弊端,方便了操作。
在关机时,为了保护空调内部元器件,同时防止用户的误操作,所以控制模块延迟关断空调电源,既避免了空调立刻断电,同时也是用户能够在延迟的时间内重新开机,避免了空调的反复通断电源开关机,进一步保护了空调内部元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臻哲,未经张臻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