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装配式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0749.0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5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温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惠燕 |
主分类号: | E04C2/00 | 分类号: | E04C2/00;E04C2/38;E04B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0248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装配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属于建筑构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建筑物内外墙体建造的新型装配式墙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加快建筑速度、降低建筑造价、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下,建筑业正在逐步走向现代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此同时,对建筑材料性能的质轻、高强、保温、隔音、抗震、耐用、环保及施工速度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推动建筑墙材从传统砌体向成型板装配式墙板发展。
目前,使用中的装配式墙板,墙板与建筑构造以及墙板与墙板之间的对接一般采用水泥砂浆粘结,尽管于接驳位置考虑了多种接口技术方案,但是,因填充困难而容易产生空隙,另一方面,因水泥砂浆凝固后其膨胀系数与墙板的膨胀系数不同,极易产生裂缝,影响墙体的密封性,导致墙体出现渗水现象,使墙体的保温、隔音和其它使用功能整体下降,甚至影响墙体的使用寿命。因此,这类装配式墙板一般多用于建筑的内墙,然且,通过水泥砂浆使墙板与建筑构造固定连接,其整体性较脆弱,在地震中容易被破坏倾倒,严重影响抗震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方便、密封性能好、有良好使用功能且耐用可靠的新型装配式墙板,并拓展了装配式墙板应用于建筑外墙的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装配式墙板,包括支撑骨架及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的面板;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每一竖向龙骨设有与相邻竖向龙骨对接的连接机构,及所述支撑骨架设有与建筑构造固定连接的紧固机构。该装配式墙板通过与建筑构造固定连接及装配式墙板之间的相互对接而形成墙体。
进一步,所述支撑骨架包括至少两根竖向龙骨和至少两根横向龙骨,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支撑骨架。
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为设于竖向龙骨横截面中的对接槽,对接槽内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对接槽为阶梯形、或弧形、或矩形、或U形、或V形。
进一步,所述紧固机构为与竖向龙骨配合连接的连接件,或设于横向龙骨上的连接片。
进一步,所述竖向龙骨的横截面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为弧形、或矩形、或U形、或V形。
进一步,所述横向龙骨的横截面为U型构造,在U型的底面沿中心线上设有若干个小孔,其两侧壁与竖向龙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分别机械冷弯成型或模具浇铸成型,两者的固定连接方式为铆钉连接、或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或焊接。
进一步,所述面板为轻质薄板,面板与支撑骨架的连接方式为铆钉连接、或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或粘胶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骨架内填充保温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支撑骨架的连接机构将各自独立的装配式墙板连接成一体,同时利用支撑骨架的紧固机构将装配式墙板与建筑构造稳定连接,形成抗震性能好,有良好密封性以及良好使用功能,安装快捷、简便的内外墙体,能满足一般建筑对墙体的使用功能要求和环保节能要求。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I方向的构造剖视图。
图3是图1中II—II方向的构造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横向龙骨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竖向龙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装构造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方向的构造剖视图。
图8是图6中B—B方向的构造剖视图。
图9a、9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构造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墙板,包括支撑骨架1及面板2。所述支撑骨架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两根竖向龙骨11和两根横向龙骨12,竖向龙骨11和横向龙骨12分别机械冷弯成型,两者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支撑骨架1;支撑骨架1内填充有保温隔热板3,该保温隔热板3为聚苯乙烯发泡板,其厚度和容重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设定。所述面板2采用硅酸钙板,其表面可设有装饰面层,并通过螺钉与支撑骨架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惠燕,未经温惠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锁后锁体中的应急离合机构
- 下一篇:便于清洁内部过滤器的非接触式给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