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便携式旅行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217.7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9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多民;黄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F4/00 | 分类号: | A45F4/00;A45F5/00;A47C9/10;A47C16/00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士爱 |
地址: | 525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便携式 旅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物体的架体,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旅行架。
背景技术
人们外出旅行时,不但要经历舟车的劳累和候车的无奈,而且还要承受转车或步行时携带行李的辛苦。在乘坐汽车、火车等等交通工具时,因疲惫或眼困而想小憩一会时,只能将头部靠在座位靠背上,在颠簸的交通工具上,头部因不听使唤而左右摆动或向前嗑碰,想好好地休息一下都难,途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候车时,在人员拥挤的车站,找个位置憩憩也不容易,有些人迫于无奈,在此条件下,也就不讲究了,随便找个地方铺张报纸坐坐或干脆就坐在地板上。虽然行走时有行李车可携带行李,行李车也可收折作为凳子来坐,但由于行李车在收折后,支承面比较低,又凹凸不平,坐起来也不舒服,因此,功能有限,无法解决旅行中坐、睡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携带行李和用作休息工具的多功能便携式旅行架,从而可以解决在外出旅行时行李的携带和途中的坐、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式旅行架,由工作板、工作板底部一端的滚轮和用来支承工作板的支脚组成,所述的支脚是可沿远离滚轮的另一端翻转而由工作板底面卡压定位而兼作加长力臂的。
所述的支脚有两组,于中部位置铰接,其中一组支脚在远离滚轮位置与工作板铰接结构,另一组支脚在靠近滚轮位置与工作板为可拆式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可打开将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用于作凳子用。
可收起,将其折叠,固定好支脚,用手拉动支脚,此时,将行李放在工作板上,用备用旅行绳将行李固定,便可作为行李车使用。
当人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可放在两腿中间,调整好合适的高度趴在工作板上睡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解决旅行中坐、行和睡三个方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式旅行架,由工作板1、工作板1底部一端的滚轮5和有来支承工作板的支脚6组成,工作板1为长方形,可为板式结构,也可由长方形的边框和固定在框内的横杆、网状体或布质材料制作成,所述的支脚6是可沿远离滚轮5的另一端翻转而由工作板底面卡压定位而兼作加长力臂的。
例如支脚6可为丁字型,丁字型的垂直杆的自由端与工作板1底面中心位置铰接,再配合定位件使其固定,松开定位件,将丁字型的支脚6向远离滚轮5的另一端翻转而由工作板底面卡压定位而兼作加长力臂的,此时可作行李车使用。
为了使其作为凳子使用时比丁字型的支脚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的支脚6采用于中部位置铰接的两组,张开时呈X型,其状态见图1,其中一组支脚6在远离滚轮位置与工作板1铰接结构,另一组支脚6在靠近滚轮5位置与工作板1为可拆式连接结构。
该可拆式连接结构包括开在支脚6的通孔7、与支脚通孔配合的定位座3和活动卡销4,取出活动卡销4可将所对应的支脚松开,再将两组支脚合拢,翻转而由工作板底面卡压定位而兼作加长力臂,此时可作行李车使用。
在定位座3中开有2~4个用作调节支脚支承高度的卡口2。图1~图4中显示的是3个,卡口2在本实施例的定位座3中都是圆孔。当然也可在定位座3中开有一用来移动从而调节高度的长孔,在长孔的上面开有定位缺口,也可实现调节支脚的支承高度。
外出旅行时,可将本实用新型折叠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携带十分方便。
候车时,可打开将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用于作凳子用,见图1。
需要携带行李外出时,可收起,将其折叠,固定好支脚,用手拉动支脚,此时,将行李放在工作板上,用备用旅行绳将行李固定,便可作为行李车使用,见图2。
当人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可放在两腿中间,调整好合适的高度趴在工作板上睡觉,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学院,未经茂名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轻共信道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动机的启动控制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