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袋糊底机的吸开摊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00201.6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设;吴刚;李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徒达肯 |
主分类号: | B31B1/54 | 分类号: | B31B1/54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9400广东省恩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袋 糊底机 吸开摊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袋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纸袋糊底机的吸开摊平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纸袋糊底机的糊底工序一般是在纸袋身处于水平状态,两侧袋底展开成垂直状态下完成的。在纸袋糊底机工作时,上述的操作是必须由人工完成的,先是人手将袋底撑开,然后是人手将其摊平和辗平,最后才将其送入纸袋糊底机中继续加工。然而,上述工序由人工作业使得纸袋糊底机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导致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袋糊底机的吸开摊平机构,提高纸袋糊底机的工作效率,可降低加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袋糊底机的吸开摊平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纸袋筒底部的吸开机构,该吸开机构的输出方向设置有纸袋筒底部的摊平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开机构包括分置上下并可转动的两根上连杆和两根下连杆,所述两根上连杆的末端活动连接有上平行杆,两根下连杆的末端活动连接有下平行杆,所述上、下平行杆上分别设置有吸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摊平机构包括与纸袋筒处于同一平面的箱体,该箱体上安装有可水平移动的联合叉,所述联合叉上分别设置有上、下斜叉,上、下斜叉的末端分别安装有可旋转的羊角,所述羊角的末端设置有圆弧横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这种纸袋糊底机的吸开摊平机构通过吸开机构对纸袋筒的底部吸附使其展开,然后通过摊平机构对其摊平再进入下一工序,代替人工作业可以提高纸袋糊底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吸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摊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纸袋筒摊平以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袋糊底机的吸开摊平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纸袋筒底部的吸开机构2,该吸开机构2的输出方向设置有纸袋筒底部的摊平机构3。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这种纸袋糊底机的吸开摊平机构通过吸开机构2对纸袋筒的底部吸附使其展开,然后通过摊平机构3对其摊平再进入下一工序,代替人工作业可以提高纸袋糊底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所述吸开机构2包括分置上下并可转动的两根上连杆21和两根下连杆22,所述两根上连杆21的末端活动连接有上平行杆23,两根下连杆22的末端活动连接有下平行杆24,所述上、下平行杆23、24上分别设置有吸嘴25。当纸袋筒B前端运动到上、下平行杆23、24的前端时,两平行杆正处于靠近中心的位置,两平行杆上的吸嘴25距离最近,并紧贴纸袋筒B筒底的上下两翼,此时吸嘴25与真空泵接通,吸住纸袋筒筒底的两翼,纸袋筒继续前进,两根上连杆21和两根下连杆22旋转使上、下平行杆23、24平行随同前行并上下张开,将纸袋筒筒底的两翼掰开成图3所示状态。
参照图4,所述摊平机构3包括与纸袋筒处于同一平面的箱体31,该箱体31上安装有可水平移动的联合叉32,所述联合叉32上分别设置有上、下斜叉33、34,上、下斜叉33、34的末端分别安装有可旋转的羊角35,所述羊角35的末端设置有圆弧横角36。当吸开机构2刚刚将纸袋筒B两底吸开一个缝隙(约60mm~100mm宽)时,上、下两个羊角35头部并肩快速插入此缝隙。随着纸袋筒B前进,羊角35随同回转,其末端的圆弧横角36逐渐将纸袋筒筒底的两翼摊开成为铅直状态。此时,纸袋筒筒底被完全打开如图5所示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徒达肯,未经司徒达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除尘功能的黑板擦
- 下一篇:可延伸调节活动旋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