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0183.1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0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永发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4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
背景技术:
如专利02259181.8所公开的,现有的电机锁是由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拨杆带动锁舌前后运动来完成开锁、闭锁的工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此种电机锁由于只有单一的电机锁结构,当犯罪分子非法获得原配钥匙后,犯罪分子通常会开锁直闯入室或者即使犯罪分子没获得原配钥匙,他也会尾随工作人员进入室内进行犯罪活动。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电机锁开启后,还需要柜台内的人员确认后,门才能打开。为此,往往需要设置多一把由柜台内人员控制的电锁,这样,就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此种电机锁受其结构设计上的缺陷,需要采用四个齿轮构成的齿轮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这样,不仅增加了锁的制造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动力传动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具有安全确认开锁装置的电机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锁体、锁扣,锁体主要由锁壳体、设置在锁壳体内的电机、由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的拨杆、由拨杆带动作前后移动的锁舌、带有感应头的电子控制装置构成,在锁扣上设置有感应体,其特别之处在于在锁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电磁吸力电插锁,对应电磁吸力电插锁锁栓的锁扣侧面设置锁栓扣,在电磁吸力电插锁及锁栓扣相对处分别设置有感应头及感应体,在电磁吸力电插锁的壳体上设置有感应头电信号输出接口及电磁吸力电插锁控制电信号输入接口或者在锁壳体内设置电插锁控制装置,在锁壳体外设置控制开关,感应头电信号输出与电插锁控制装置电信号输入相连,控制开关与控制装置的控制电磁吸力电插锁开的电信号输入相连。使用时,若采用输出接口形式,通过感应头电信号输出接口及电磁吸力电插锁控制电信号输入接口与工作场所的室内的电子控制装置相连,这样,人们就能在室内通过控制开关最终决定门的开启或者通过锁壳体上的控制开关最终决定门的开启。
这里,齿轮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中间齿轮、拨杆齿轮构成,输出齿轮是一由电机带动的小齿轮,中间齿轮由同轴的大齿轮、小齿轮构成,大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拨杆齿轮是一大齿轮,该齿轮与中间齿轮的小齿轮啮合,锁舌后部设置有横槽,拨杆齿轮的固定轴穿过横槽固定在锁壳体上,在锁舌上围绕横槽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呈垂直于横槽的喇叭状,喇叭状的凹槽上面是竖槽,喇叭状凹槽的两侧面是圆弧面,喇叭状凹槽的两侧的圆弧面直径与拨杆端面到转动轴线的距离相同。工作时,电机通过两次减速后带动拨杆摆动,端部位于竖槽内的拨杆带动锁舌沿横槽前后移动,随着锁舌的前后移动,拨杆端部离开竖槽进入喇叭状横槽内,由于喇叭状横槽的两侧的圆弧面直径与拨杆端面到转动轴线的距离相同,使锁舌不再先后移动,同时,当锁舌与拨杆的锐角夹角小于45度时,锁舌是不能带动拨杆往回摆动的,从而使锁舌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在锁壳体侧面设置电磁吸力电插锁,无须要另外设置其它的锁,就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确认开锁装置的功能,而且,采用了在锁舌后部设置横槽,在狭小的锁壳体空间内,采用三个齿轮构成的两级减速机构,就能满足通过拨杆带动锁舌运动的功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具有安全确认开锁装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机械锁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电路控制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电路控制图;
图5为电插锁的电路控制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时的状态图;
图7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永发,未经杜永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01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平开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轧带钢厂平直度仪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