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塞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9809.1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倪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雯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00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塞,属于日常五官护理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朵是仅次于眼睛的人体重要感觉器官,由于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因此很多时候人眼还未看到任何变化时,耳朵已经听到了。人类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听和说,听觉一直是人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听不到就理解不了对方的意思,也就无法进行交流沟通,听觉缺失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障碍,由此可见耳朵(听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产生,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各类声响冲击着我们的耳膜,如:工程建筑、汽车行驶、工业机械运行、扩音设备、以及人类自身发出的噪声等等,都是损害听力,导致耳疾的直接元凶。此外,带耳机,听MP3,打手机,蹦的,听重金属音乐,无不成为当下的流行,也无不深深伤害着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耳朵。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如头痛、脑胀、耳鸣、失眠、烦躁、抑郁、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不仅如此,噪声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些疾病。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
由此可见,拒绝噪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而用手堵住耳朵则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动作,但这一动作常会导致手臂酸痛,而且降噪效果不理想。有的人还会用卫生纸或者棉花搓成团塞进耳道以求隔音,但效果也不好。市场上销售的耳塞多为圆柱形,不仅隔音效果差,而且戴上后极不舒适。因此,完全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戴舒适,隔音效果好的耳塞。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耳塞,它由置于耳道内的耳柱及置于耳孔外的耳头构成。
所述耳柱设为与人体耳道形状相适应的带曲面的扁形弯曲柱,以提高其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有效隔音。
所述耳头设为扁形锥体,以便在增加使用舒适度的同时堵塞住耳孔,加强隔音效果,并能有效防止整个耳塞滑入耳道深处。
所述耳头端部设有装饰扣,一则可方便耳塞的取与戴,二则可做装饰物使用。
所述耳塞采用柔软的硅胶或橡胶制成,以进一步提供柔软舒适度及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采用了与人体耳道形状相适应的耳柱及耳头设计,并用柔软的硅胶制成,使用时能够与人体耳道完全吻合,符合耳朵对外入器物的感受要求,令耳朵倍感舒适,同时,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弹性高,寿命长(可反复清洗使用数年),降噪效果好,外形如同外耳道,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多用途耳塞。若在睡眠时使用不仅高效隔绝各种噪音,其塞入耳道后对外耳道的支撑还可以部分抵消侧卧睡姿对耳朵的压迫,有效减缓耳道外围肌肉组织的松弛衰老。适合所有年龄层次的人群使用,且不分场合,即在睡觉时,学习工作时,游泳时,旅行休闲时,都能使用,只要感觉有噪声干扰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塞,由置于耳道内的耳柱3及置于耳孔外的耳头2构成。所述耳柱3设为与人体耳道形状相适应的带曲面的扁形弯曲柱,以提高其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有效隔音。所述耳头2设为扁形锥体,以便在增加使用舒适度的同时堵塞住耳孔,加强隔音效果,并能有效防止整个耳塞滑入耳道深处,耳头2端部设有装饰扣1,一侧可方便耳塞的取与戴,二侧可做装饰物使用。整个耳塞采用柔软的硅胶或橡胶制成,以进一步提供柔软舒适度及隔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雯,未经倪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氨基丙醇的双极膜装置
- 下一篇:粘贴式导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