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弯曲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99437.2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7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邹和根;唐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吴输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15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弯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将钢筋根据需要弯曲成各种角度的钢筋弯曲机。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桥梁工程以及铁轮等大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广泛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需要将钢筋扎成骨架,而作为原材料的钢筋为标准的成卷线材,使用时,需要现场作业,首先将钢筋切断成所需长度后,然后将钢筋弯曲到所需的角度。
现有技术中钢筋弯曲的方式为手工火焰弯曲或者机器弯曲,这两种方式均存在各自的缺点:手工火焰弯曲时,使用氧气和乙炔气体燃烧加热后弯曲钢筋,劳动量大,且钢筋弯曲的曲率不容易控制;机器弯曲时,不能加工弯曲圆形的钢筋,且只能弯曲固定角度的钢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曲角度精确、可连续作业且效率较高的钢筋弯曲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弯曲机,它包括:机台、设置在所述的机台内部的电机、转动盘、第一功能件、第二功能件,在所述的机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的转动盘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台上,并且该转动盘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在所述的转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功能件通过所述的第一定位板上的定位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板上、或通过所述的第二定位板上的定位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定位板上、或通过所述的转动盘上的固定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转动盘上,所述的第二功能件通过所述的转动盘上的固定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转动盘上,在所述的第二功能件上还开设有一入料孔。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功能件与第二功能件的优选设置可构成不同的优选技术方案:
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的第一功能件的数目为1个,所述的第二功能件的数目为1个;所述的第一功能件通过所述的定位孔固定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所述的第二功能件通过所述的固定孔与所述的转动盘固定连接。
优选方案之二:所述的第一功能件的数目为4个;其中2个所述的第一功能件通过所述的定位孔分别固定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另外2个所述的第一功能件通过所述的固定孔与所述的转动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因此可加工弯曲各种规格直径圆弧钢筋;2、可连续加工弯曲,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效;3、减少了材料浪费,并且不再需要氧气、乙炔气体,节省了工程开支;4、消除了原来人工火焰弯曲圆弧钢筋的缺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其中:1、机台;2、电机;3、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转动盘;6、第一功能件;7、第二功能件;8、入料口;9、定位孔;10、固定孔;11、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钢筋弯曲机,它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1内部的电机2,在机台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在第一定位板3与第二定位板4之间,转动盘5可转动地连接于机台1;在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上开设有6个定位孔9,在转动盘5上开设有3个固定孔10。
第一功能件6通过定位孔9固定于第一定位板3,第二功能件7通过固定孔10与转动盘5固定连接,转动盘5在电机2的驱动下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在第二功能件7上还开设有一入料孔8,钢筋11插入入料孔8内固定。
启动电机2带动转动盘5逆时针转动,钢筋11在第一功能件6的阻力下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弯曲,并最终按图3所示缠绕于第二功能件7。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的钢筋弯曲机,它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1内部的电机2,在机台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在第一定位板3与第二定位板4之间,转动盘5可转动地连接于机台1;在第一定位板3和第二定位板4上开设有6个定位孔9,在转动盘5上开设有3个固定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吴输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吴输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