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合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99296.4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革臣;董明;许玉林;李相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31003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组合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合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个电池组合使用时,没有特定的电池容置框架,一般只是将多个电池用胶带简单缠在一起使用;或者将多个电池置于盒体中,然后往盒中注入散热性能好的环氧树脂等。前者结构不牢固,在使用时,胶带容易松弛、脱落而影响使用,同时散热不好,也不美观;后者工艺繁杂,同时在给别电池损坏时,难以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合框架,其解决了多个电池组合使用时的组合放置问题,使用专门的电池组合框架来放置多个电池,外形美观、散热性能好,单个电池更换方便,组合框架也可以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组合框架,包括两个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面板和面板内侧四周垂直于面板分布的若干支撑脚,所述面板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半径小于电池直径的肩孔,所述面板内侧设有与肩孔同轴且相通的电池容置孔,所述两个外框架内侧相对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外框架上对应的支撑脚端部相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组合框架,包括两个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面板和面板内侧四周垂直于面板分布的若干支撑脚,所述面板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半径小于电池直径的肩孔,所述面板内侧设有与肩孔同轴且相通的电池容置孔,所述两个外框架内侧相对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外框架上对应的支撑脚端部相抵。
所述面板于肩孔之间的空隙设有若干散热孔。
所述面板相对的两边的支撑脚向外突出于面板外侧。
所述组合框架还包括夹设于两外框架之间的中间框架,所述中间框架上设有与容置孔对应的中间容置孔,所述两个外框架上的支撑脚分别抵设于中间框架两侧。
所述中间框架上于中间容置孔之间的空隙设有若干中间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专门的电池组合框架来放置多个电池,电池排列整齐、外形美观、搬移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上设置若干散热孔,散热性能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容置孔内的电池更换方便,组合框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4.本实用新型于电池两端的正负极处设有可将电极露出的肩孔,方便了电池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例外框架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1的仰视图;
图6为图1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间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其中:1外框架;2中间框架;3面板;4支撑脚;5肩孔;6散热孔;7电池容置孔;8中间容置孔;9中间散热孔;10外突起;11突起;12定位孔;13提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电池组合框架,包括两个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包括面板3和面板3内侧四周垂直于面板3分布的若干支撑脚4,所述面板3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半径小于电池直径的肩孔5,所述面板3内侧设有与肩孔5同轴且相通的电池容置孔7,所述两个外框架1内侧相对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外框架1上对应的支撑脚4端部相抵。电池放置时,电池两端部分插入电池容置孔7内,肩孔5与电池容置孔7之间的台阶内侧抵设于电池体的两端,电池的两极由肩孔5露出于框架外,便于电池连接。所述面板3于肩孔5之间的空隙设有若干散热孔6。
所述面板3相对的两边设有突出于面板3外侧的突起11,给露出于肩孔5外的电池电极以容置空间,防止在堆放、运输过程中抵压到电极,使得电池放置不牢靠,同时也避免损坏电极。
所述组合框架还包括夹设于两外框架1之间的中间框架2,所述中间框架2上设有与容置孔7对应的中间容置孔8,中间容置孔8供电池穿过,所述两个外框架1上的支撑脚4分别抵设于中间框架2两侧。
所述中间框架2上于中间容置孔8之间的空隙设有若干中间散热孔9。
散热孔6、中间散热孔9和相邻支撑脚4之间的空隙,都给给电池的散热提供了良好的流通孔道,利于电池散热。
面板3和中间框架2的四个角内侧还可以设置对应的定位孔12,用以两个外框架1和中间框架2之间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薯套种花生及花生秸秆还田的方法
- 下一篇:层叠状剪切压电陶瓷促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