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上升管石墨清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3209.4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雷兴红;李浩;商俊辉;辜幼川;李诚;丰恒夫;肖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6 | 分类号: | C10B4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43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上升 石墨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清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清除4米至8米的焦炉上升管中石墨的焦炉上升管石墨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上升管主要作用是将焦炉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引导进入集气管。由于荒煤气含有大量的焦油、萘等碳氢化合物,在高温环境下极易热解生成石墨并挂结于上升管内壁并逐渐堆积。如不能及时清除上升管石墨将会造成上升管堵塞,导致焦炉煤气无法收集。其后果轻则炉门冒烟冒火,重则发生煤气溢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爆炸事故。
国内各类焦炉均未配备上升管石墨机械清扫装置。目前绝大多数焦炉上升管采用人工清扫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危险性大。部分焦炉采用重锤方式清除石墨,效果也不甚理想,并且重锤冲击带来的震动无法消除,重锤掉落碳化室的情况时有发生,实现自动化难度大。
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采用机械化的方式来对石墨进行清扫,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上升管石墨清除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采用机械式清除焦炉上升管石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焦炉上升管石墨清除装置,它包括:支座;工作平台;两个倾斜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下方的三级组合油缸,所述三级组合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三级组合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下部左端;两竖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右端下方的前后对称的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电液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下部右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电机和减速器;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轴承座;一个齿轮轴,其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轴承座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齿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齿轮;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C型导向套;一个与所述C型导向套相插接的石墨清除杆,所述石墨清除杆的下部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石墨清除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石墨刮刀。
较佳的,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两所述三级组合油缸相互平行且前后对称。所述C型导向套的开口朝下并且成水平设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焦炉上升管石墨清除装置实现了机械式清除焦炉上升管石墨的任务,避免由于石墨生长造成焦炉上升管堵塞引起的严重后果,并且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石墨刮刀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墨清除杆位于上限工作位)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墨清除杆位于下限工作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焦炉上升管石墨清除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一种焦炉上升管石墨清除装置,它包括:支座1、工作平台2、三级组合油缸3、电液推杆4、电机5、减速器6以及石墨清除杆13。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石墨刮刀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墨清除杆位于上限工作位),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墨清除杆位于下限工作位)。本实施例包括:支座1;工作平台2;
两个倾斜设置在工作平台2下方的三级组合油缸3,三级组合油缸3的一端铰接在支座1上,三级组合油缸3的另一端铰接在工作平台2的下部左端;
两竖直设置在工作平台2右端下方的前后对称的电液推杆4,电液推杆4的一端铰接在支座1上,电液推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工作平台2的下部右端;
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2上的电机5和减速器6;
一个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2上的轴承座7;
一个齿轮轴8,其一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7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联轴器9与减速器10的输出轴连接,齿轮轴8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齿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3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