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架桥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1421.7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2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关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关鸣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 祥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架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交通设施,特别是一种高架桥。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对流通的制约日益凸现,很多地方不得不在市内大量地兴建立交(或高架)桥,但城区街道往往早已建成,其幅宽已受限制,不便作太大地扩拓,而立交(高架)桥一旦建设,虽在空间增加了通过能力,但对地面层原有街道则增加了阻滞,或者为此而被迫降低新建立交(或高架)桥通过能力,减少其幅宽。
首先是桥梁墩柱对现有街道宽度的全局性地占用。例如新建双向四车道桥,现多已做成整幅盖梁、中柱支撑,占街宽度已大为减少,而目前多需建双向六车道高架桥,如用整幅盖梁、中柱支撑,其占街宽度可在8m左右,但两翼盖梁承受动荷载的悬臂长度过大,影响其使用寿命;若采用双幅分离盖梁,各自中柱支撑,虽结构较经济合理,但柱间占街宽度可达15m。需兴建立交(或高架)桥的地段,往往均在城市闹市区黄金地段,寸土寸金,因此要求在这方面应提出更两全其美之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它不仅落地点占用原有道路幅宽少,而且双向车辆行驶时互不影响,安全性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架桥,包括引道、盖梁、设置在盖梁上的车道以及支撑盖梁的墩柱,其特征在于:上桥与下桥引道的落地点呈前后布置,双向车道呈上下布置,且一个方向车道的部分桥面,设置在另一个方向车道下方。
而且位于下方的一个方向车道的盖梁与另一个方向车道的墩柱相固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引道及墩柱落地点占用原有道路幅宽少。2.双向车辆行驶时互不影响,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高低跨分离桥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2是高低跨分离桥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D-D处的剖视图。
图6是高低跨分离桥与现有技术的立交桥占地幅宽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交通设施,特别是一种高架桥,包括引道1、盖梁4、设置在盖梁4上的车道2以及支撑盖梁的墩柱3,其独到之处在于:上桥与下桥的引道1呈前后布置,双向车道2呈上下布置,且一个方向车道2的部分桥面设置在另一个方向车道2下方。
往返双向车道引道1的落地点予以前后错位布置,使之始终保持单向幅宽,落位在原有街道的规划中心附近,不会对原有街道造成二次阻滞。
双向车道2呈上下布置,且一个方向车道2的部分桥面设置在另一个方向车道2下方,缩小了两墩柱3之间的距离,达到减少墩柱3占用原有街道幅宽的目的。由于双向来车在会车时不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因此不会被对方的灯光影响,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而且位于下方的一个方向车道2的盖梁4与另一个方向车道2的墩柱3相固结。
当位于下方的一个方向车道2的盖梁4与另一个方向车道2的墩柱3相固结时,两墩柱3之间的距离减少到最小值,此时墩柱3所占用的原有街道的幅宽也是最小的,采用这种结构同时也能使得桥梁的结构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关鸣,未经郭关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1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沥青罐双火管串联加热装置
- 下一篇:电镀滚筒提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