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91403.9 申请日: 2008-10-13
公开(公告)号: CN201276574Y 公开(公告)日: 2009-07-22
发明(设计)人: 王腾;甘文云;王清秀;汪晶晶;唐其柱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C12M3/00 分类号: C12M3/00
代理公司: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江钊芳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用于 膜片 记录 技术 细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

背景技术

细胞记录槽是为了配合膜片钳技术的开展而设计制造,其用途是提供给急性分离的活细胞、培养细胞、活体瞬时组织切片等置于其中之后,能继续保持一个长时间存活的场所,使膜片钳钳制细胞过程得以顺利完成。而且,细胞记录槽还是提供为维持活体细胞长时间存活而加于细胞外液进行交换的场所,这种交换是由附属加药装置向细胞记录槽中的活体细胞或切片注入合符不同要求的、经氧饱和的细胞外液,或者注入混有不同浓度的药物成分的细胞外液,经充分作用细胞后,由附属的真空泵把细胞记录槽中过多的细胞外液吸出,但又要保留一定量细胞外液在记录槽中,让细胞或切片沉附在细胞记录槽底部不被灌流液冲走,便于实验者对细胞或切片进行膜片钳实验。细胞记录槽还应成为适合附属的加热系统对记录槽进行加热保温,维持细胞记录槽中活体细胞的生理需求的传温导体。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细胞记录槽,尽管看似简单,但多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一个细胞记录槽加上相配的适配器需要几百美金;另一方面,这些进口细胞记录槽存在着如噪音干扰大、液体的流动和交换不方便、不易清洗等各自不同的缺陷,不能完全达到上述提到的各种要求。为克服目前市售细胞记录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需要研发一种新的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用材随意,容积大小适宜、能显著降低噪音干扰、透光度和保温效果好、液体的流动和交换方便、易除杂质、易于清洗的价廉物美的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包括槽体(1)、细胞槽(2)和加药槽(10),在槽体的中央有细胞槽,细胞槽以载玻片(3)为槽底,在细胞槽上部四周拓展有一堰围槽(4),堰围槽的一端槽底有引流孔道(8),在堰围槽的另一端有一进药通道(9),进药通道与加药槽(10)连通,灌流液注入到加药槽经进药通道沿堰围槽壁流到细胞槽中;在堰围槽内与细胞槽外的一角有一盐桥置放孔(5),在堰围槽外槽体边还有一个贯穿槽体的盐桥置放孔(5),银板(7)为L形黏贴在槽体的侧面和底面,并封闭堰围槽外槽体边的盐桥置放孔下端口。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所述的槽体(1)采用聚乙烯透明塑胶板制成。为了与倒置显微镜载物台上夹持适配器配套,便于夹持器对细胞记录槽的夹持、固定,并且记录槽的大小要求与细胞恒温控制器的加热适配器一致,因此选择槽体长70mm、宽50mm、厚7mm;如果记录槽太深,就会阻挡膜片钳记录电极的移动,因为膜片钳记录电极的移动距离是在三维微操作器的控制下进行移动,三维微操纵器的上下、左右、前后移动距离各仅为20μm左右调控范围非常小,不管是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电极,移动距离非常有限。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所述的细胞槽(2)是以槽体(1)中央为中心点,挖去长20mm、宽15mm、深7mm的长方体形成槽壁,再以载玻片(3)为槽底围成的槽。在槽体的底面挖出一个浅槽,浅槽打磨成磨砂面,载玻片通过密封胶或医用凡士林黏贴在浅槽里;浅槽的长度和宽度超出细胞槽底长度和宽度,浅槽长边延伸到槽体的边部,使细胞槽既不会渗漏液体,载玻片又不会突出于槽体底面,有利于记录槽平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采用载玻片作细胞槽的槽底,每次做完实验后,去掉载玻片,对记录槽进行清洗,下次作实验时再更换一块新的载玻片即可,这样的设计既方便记录槽清洗又有利于对记录槽加热保温,还能保证透光度。本实用新型所用载玻片为市售医用载玻片。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膜片钳记录技术的细胞记录槽,所述的堰围槽(4)是在细胞槽上部向四周拓展出一个长30mm、宽25mm、距离槽体表面深3.5mm的槽。在堰围槽一端槽底,钻一个直径为2mm的引流孔道(8),引流孔道直径刚好能插进临床上使用的用于输液排气管针头,目的是排出堰围槽中的灌流液;在堰围槽的另一端,有一进药通道(9),进药通道最低点离堰围槽底1mm,进药通道与加药槽(10)连通,加药槽长10mm、宽5mm深2mm,灌流液通过附属加药装置注入到加药槽,进药通道是一条狭窄沟渠,把加药槽的灌流液引到堰围槽沿槽壁流到细胞槽中。这样让灌流液能很缓慢流入到细胞槽中,可以避免灌流液直接注入细胞槽造成把贴附在细胞槽底部的活细胞冲走的弊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1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