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胎压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0643.7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3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臧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臧永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胎压报警器。
背景技术
轮胎胎压的正常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状态中的车辆安全。胎压偏低有可能造成翻车等事故,而胎压偏高有可能造成爆胎。因此对车辆轮胎的胎压检测及报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现有技术中检测轮胎胎压的方式,常见的有通过人的经验进行辨别,也即有经验的人员通过排出轮胎内的气体时声音的不同,来判别轮胎内的压力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这种方式只有在停车并对车胎进行放气的时候,通过有经验的人员才能分辨出来。如果车辆是慢漏气,又或者运动状态的车辆中某轮胎的胎压发生变化,则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根本无从发现。因此这种方法根本无法避免胎压变化所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专门的电子仪器来检测胎压,但是鉴于专用仪器的价格等因素,车辆的所有者等比较难以接受,虽然具有较强的检测及报警能力,但是实用性受到价格等因素的限制,不利于推广。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简单方便而又具有较强检测报警能力的轮胎胎压报警器,以解决车辆胎压异常所带来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需要提供一种轮胎胎压报警器,在轮胎胎压异常时进行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胎压报警器,本轮胎胎压报警器,包括压力检测装置、信号传输装置及报警装置,其中:
压力检测装置,实时检测轮胎胎压,所述轮胎胎压超出预设的胎压范围时向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发送胎压异常信号;
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相连,根据所述胎压异常信号生成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相连,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后产生报警。
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根据所述胎压异常信号,以及报告所述胎压异常信号的压力检测装置所在轮胎的轮胎识别号,生成所述报警信号。
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装置和/或灯光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器进一步包括:
显示装置,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相连,接收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发送的报警信号,并显示所述报警信号中的报警信息。
所述信号传输装置,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向所述报警装置发送所述报警信号。
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射频发射装置和射频接收装置,其中:
射频发射装置,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相连,根据所述胎压异常信号生成所述报警信号,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发送给所述射频接收装置;
射频接收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相连,通过无线射频技术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转发给所述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器进一步包括:
复位装置,与所述射频接收装置相连,所述射频接收装置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排除干扰信号的误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压力检测装置110、信号传输装置120及报警装置130,其中:
压力检测装置110,位于车辆轮胎胎嘴上,实时检测轮胎胎压,如果轮胎胎压超出预设的胎压范围,则向信号传输装置120发送胎压异常信号;
信号传输装置120,与压力检测装置110相连,在收到压力检测装置110发出的胎压异常信号后,根据该胎压异常信号生成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装置130;
报警装置130,位于驾驶室内,与信号传输装置120相连,在收到信号传输装置120发送的报警信号后产生报警,提示给司乘人员等以进行相应的处理。
轮胎胎压超出预设胎压范围,包括由于轮胎漏气所产生的胎压降低以及由于长时间运转使得轮胎温度升高胎压增大等等多种情况。当胎压降低到预设的低压阈值时,压力检测装置110则产生低压信号发送给信号传输装置120;又如胎压增加到预设的高压阈值时,压力检测装置110则产生高压信号发送给信号传输装置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臧永,未经臧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