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剃齿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90479.X | 申请日: | 200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李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F19/06 | 分类号: | B23F19/06;B23F23/00;B23Q1/01;B23Q7/00 |
| 代理公司: | 襄樊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崇姚 |
| 地址: | 441105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剃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剃齿机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齿轮加工的剃齿机。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剃齿机(以XF1011型为代表)大都由床身、多工位上下料机构、链条传输机构等组成。由于传统剃齿机采用的是链条传输机构和多工位上下料机构,因而链条在传输工件长期使用后磨损、疲劳,链节拉长,其节距改变,导致零件在传输过程中定位精度下降,工件超出定位范围的误差,引起零件损坏、打刀、滚动花键损坏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断链条、设备跳闸及驱动器报警等故障,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动作协调、定位精准、工作稳定可靠、工步频率优于现有水平的剃齿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剃齿机,包括床身,其特征是:在床身的一端设有由支撑臂、导轨、料托、信号发讯装置组成的单工位上下料机构,导轨固定在支撑臂上,料托设置在导轨上;在床身的另一端设有由托架、液压缸、控制阀及动力源组成的传输机构,液压缸固定在托架上,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与料托固定连接;还包括由接近开关、信号发讯装置及电器控制电路组成的定位机构,接近开关均布置在上下料位置、前进后退定位点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单工位上下料机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和床身构成的剃齿机,将原有的多工位上下料机构、传输机构取消,改为单工位上下料、传输、定位,而传输机构采用成熟的液压传动技术,取代原有的链式传动,经过一系列电液控制与传动的结合,使改进后的整台设备动作协调、定位精准、工作稳定可靠,工步频率优于现有水平。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替换现有的剃齿机,对工件进行剃齿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下料机构如图1、图2所示。为操作方便,上下料机构位置仍布置在原设备进料位置,由支撑臂1、导轨2、料托3、信号发讯装置7等组成。
支撑臂1为刚性结构件,有很高的刚度,为其上部的导轨2、料托3、信号发讯装置7等提供支撑和固定连接。被加工工件4很方便地被固定在料托3上,为满足加工要求(MA1档、3档两种齿轮加工),料托3可方便、迅捷地更换;料托3的运动轨迹由导轨2确定。导轨2表面经精密加工成型,有很高的平面度、直线度,保证工件4在传输和定位时有高的精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传输和定位过程中易出现的工件超出定位范围的误差。
信号发讯装置7布置在工件4上下料位置,对工件4前进、后退等动作发讯判断或作信号提示,便于人机交换,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前机床易出现的打刀、零件损伤等因素。
传输机构如图3所示。传输机构由托架11、液压缸10、控制阀及动力源组成。液压缸10是传输机构的核心部件,经过精密加工并组装的液压缸固定在机床床身6另一端的托架11上方,其方向与料道方向一致。
安装时保证液压缸10中心线与料道中心线的平行度,液压缸活塞杆5前端与料托3连在一起。活塞杆5的伸缩带动装夹了工件4的料托3在导轨2上运动,完成工件4的传输过程。由于采用了液压传动,整个传输动作迅捷平稳,无震动冲击,低噪音,并且定位精准、方便。液压缸采用进口低摩擦组合密封圈,长久耐用。
液压缸10的动作由一组液压阀(换向阀、减压阀、集成块等)控制,为方便操作、维护、检修,液压阀加装固定在原液压站上,其动力仍由原液压站的油泵提供。经过电器与液压阀的组合控制,确保改造后的整机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定位机构由接近开关、信号发讯装置及电器控制电路等组成。在上下料位置、前进后退定位点均布置有高性能的接近开关,当工件运行到所需位置时,开关发讯,信号经放大处理后传递给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动作或发信号至控制阀或在主机上以信号或指示发出,整个反应过程机电液结合,动作迅速精准,可靠性高,人机交换方便,提升了整机性能。
机床床身部分与传统现有XF1011型剃齿机的床身部分相同,设有零件加工位置8。电器控制部分主要由开关发讯装置、信号放大部分及控制元件及控制阀组成。
整个改造部分设计合理,元器件采用国际名优品牌,性能可靠,保证了机床的开动率和长期工作的稳定高效。完全满足使用方的生产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