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降低侧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烟灰缸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0223.9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琴;张华;王娟;程华;程占刚;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19/00 | 分类号: | A24F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 坚 |
地址: | 430040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烟气 有害 成分 烟灰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们常用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进入环境空气中的侧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特殊的烟灰缸。
背景技术
烟支被点燃开始燃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吸时的燃烧,称为吸燃;另一种是抽吸间隙的燃烧,称为阴燃(亦称为静燃)。抽吸时从卷烟的滤嘴端吸出的烟气称为主流烟气,从燃烧端释放出来和透过卷烟纸扩散直接进入环境的烟气称为侧流烟气。卷烟主流烟气中存在的组分,侧流烟气中也存在,但由于产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的燃烧方式不同,其化学成分的含量有很大差别,许多成分在侧流烟气中的含量比主流烟气高,如吡啶、氨、水分等,总粒相物在侧流烟气中的含量比在主流烟气中高出约50%。卷烟侧流烟气是环境烟草烟气的主要来源,侧流烟气提供了环境烟气60%~85%的粒相物和87%~99%的气相物。
烟气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有:气相物质中的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丙烯醛、挥发性芳香烃、氢氰酸、挥发性亚硝胺等,烟气粒相物质中的稠环芳烃、酚类、亚硝胺和一些杂环化合物及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等,以及气相和粒相中都存在的自由基。卷烟产生的侧流烟气,直接散发于空气中,其有害成分甚多。随着人们对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随着世界反吸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吸烟与健康问题的关注,人们在卷烟消费过程中已更加重视本人及周围其他人的健康。人们不仅关注主流烟气对吸烟者的影响,而且也越来越关注环境烟草烟气对环境空间的污染和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侧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烟灰缸,它能去除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进一步保障非吸烟人群的健康,消除吸烟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能降低侧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烟灰缸由底座、中盒、上盖三部分活动连接而成,中盒顶部设置有夹载在上下网格层内的过滤层;中盒盒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烟支插入的孔,孔的底部设置有伸向盒体中心的托片。所述孔的上部设置有由旋钮控制的盖板。所述的活动连接是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或套接连接。所述的过滤层中放置的是对烟气中有害成分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所述的对烟气中有害成分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是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活性炭、多孔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多孔氧化铝、海泡石、麦饭石、Y型沸石分子筛、壳聚糖。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方便,能起到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为非吸烟人群的健康做出了有利的保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烟支;2—旋钮;3—盖板;4—托片;5—上盖;6—过滤层;7—网格层;8—底盒;9—中盒;10—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1的实施例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底盒8、中盒9、及上盖5三部分以螺纹活动连接而成,所述底盒8为一槽形空腔,其内可承载从中盒9上烟支1落下的烟灰及烟蒂,与普通烟灰缸的作用等同。上盖5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打开的,以利通过过滤层6的较干净烟气排入大气,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将上盖5合上,以保护过滤层6不被污染,且保证过滤层6的使用期限。中盒9的顶部设置有由网格层7夹载的过滤层6,过滤层6中装载有一种或多种可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的物质。中盒9盒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烟支1插入的孔10。吸烟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抽吸时,将烟支的燃烧端从孔10插入盒体之内,让其烟灰落入底盒8,而让烟气通过过滤层6,去除有害物质后再排入大气中。孔10的底部设置有向盒体中心伸出的托片4,帮助烟支1平稳地放置,所设置的旋钮2控制盖板3的位置,当使用孔10时,将盖板3旋转到孔10的上部,使烟支能透过孔10进入盒体内,不使用时孔10用盖板3挡住,以保证烟气通过过滤层6,而不从孔10泄露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的制冷回路
- 下一篇:自行车用摄影器材承置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