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粒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0123.6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中学 |
主分类号: | A01D41/08 | 分类号: | A01D41/08;A01D43/08;A01F7/02;A01F12/56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319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用于收割小麦和稻谷的收割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之下,其在广大的农村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再由于其机械化程度高,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农民的田间作业效率,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麦和稻谷用脱粒收割机,其大多是先将小麦和稻谷从田间收割起,再进行脱粒工作,即先割后脱,其存在的主要弊病是机械需要将割断的带粒的小麦杆和稻谷杆提升起来,将其传输到机上的脱粒设备中进行脱粒工作,最后还是将被脱粒的小麦杆和稻谷杆扔在田间还田,这样就白白消耗了一定的机械能,从而增加了小麦和稻谷的收割成本,为农民朋友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拱一种工作效率高,还可大大减轻机械能源消耗的脱粒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脱粒收割机,包括机体、脱粒装置、剪割装置、风车、驱动机和机械用行走轮,所述脱粒装置主要由脱粒主体、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轴、脱粒辊、物料分流架、侧压板、挡粒板、集粒槽、绞龙、传输带、调节架和液压顶构成,各螺旋推进器分别通过螺旋推进器轴活动安装在脱粒主体上,各脱粒辊也分别活动安装在脱粒主体上,各螺旋推进器轴、各脱粒辊各自分别相互传动连接,各物料分流架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对应两螺旋推进器之间上方的脱粒主体上,各侧压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各螺旋推进器上方的脱粒主体上,螺旋推进器轴与机械用行走轮传动连接,脱粒辊与驱动机传动连接,挡粒板安装在脱粒主体上,集粒槽安装在脱粒辊下方的脱粒主体上,绞龙位于脱粒辊后下方的脱粒主体上,绞龙与驱动机传动连接,传输带的下端与绞龙传动连接,传输带的上端位于风车进口处,调节架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机体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脱粒主体上,液压顶的一端与机体稳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架稳定连接;所述剪割装置主要由剪割支架、割剪、绞龙和液压顶构成,该剪割支架安装在脱粒装置的调节架上,割剪安装在剪割支架上,割剪与驱动机传动连接,绞龙位于割剪的后上方,液压顶的一端与调节架稳定连接,另一端与剪割支架稳定连接,风车内设置有过滤网和绞龙,风车与驱动机传动连接,风车的一端为物料进料口,另一端为物料出料口,在物料的出料口处设置有鼓风机喷气嘴,绞龙上设置有扬粒隔片,风车外围设置有齿圈。
所述各脱粒辊分别成对设置,并且分别呈相对转动。
所述调节架和剪割支架均为平行四边形。
所述脱粒辊上设置有辊针和螺旋绞龙。
所述螺旋推进器前半部分呈喇叭状,后半部分呈圆柱状,后半部分的螺距小于前半部分的螺距。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脱粒收割机采用的先割后脱的生产方式,改变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先脱后割的生产方式,由于物料杆没有被机械提升起来做无用功,而是先进行脱粒操作,再利用收割剪将物料杆剪断直接还田,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机械的能源消耗量,降低了采用机械收割的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粒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脱粒收割机,包括机体1、脱粒装置、剪割装置、风车17、驱动机2和机械用行走轮3,所述脱粒装置主要由脱粒主体4、螺旋推进器5、螺旋推进器轴6、脱粒辊7、物料分流架8、侧压板9、挡粒板22、集粒槽10、绞龙11、传输带23、调节架12和液压顶13构成,各螺旋推进器5分别通过螺旋推进器轴6活动安装在脱粒主体4上,各脱粒辊7也分别活动安装在脱粒主体4上,各脱粒辊7分别成对设置,并且分别呈相对转动,各螺旋推进器轴6、各脱粒辊7各自分别相互传动连接,各物料分流架8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对应两螺旋推进器5之间上方的脱粒主体4上,各侧压板9分别固定安装在各螺旋推进器5上方的脱粒主体4上,螺旋推进器轴6与机械用行走轮3传动连接,脱粒辊7与驱动机2传动连接,挡粒板22安装在脱粒主体上,集粒槽10安装在脱粒辊7下方的脱粒主体4上,绞龙11位于脱粒辊7后下方的脱粒主体4上,绞龙11与驱动机2传动连接,传输带23的下端与绞龙11传动连接,传输带23的上端位于风车17进口处,所述调节架12为平行四边形调节架,该调节架1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机体1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脱粒主体4上,液压顶13的一端与机体1稳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架12稳定连接;所述剪割装置主要由剪割支架14、割剪15、绞龙24和液压顶16构成,该剪割支架14安装在脱粒装置的调节架12上,割剪15安装在剪割支架14上,割剪15与驱动机2传动连接,该剪割支架14为平行四边形支架,绞龙24位于割剪15的后上方,液压顶16的一端与调节架12稳定连接,另一端与剪割支架14稳定连接,所述螺旋推进器5可由四个构成,脱粒辊7可由四组构成,当然,根据机械的宽度可以适调整螺旋推进器5和脱粒辊7的数量,为了增加脱粒效果和便于被脱粒的物料顺利进入绞龙11内,在脱粒辊7上设置有辊针701和螺旋绞龙702,风车17内设置有过滤网18和绞龙19,风车17与驱动机2传动连接,风车17的一端为物料进料口,另一端为物料出料口,在物料的出料口处设置有鼓风机20喷气嘴21,在绞龙19上设置有扬粒隔片1901,风车17外围设置有齿圈26,该齿圈26通过齿轮25与驱动机2传动连接,所述螺旋推进器5前半部分呈喇叭状,后半部分呈圆柱状,后半部分的螺距小于前半部分的螺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中学,未经张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0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