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固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9932.5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作文;黄鹏程;王正中;徐有忠;张元伟;张宏涛;张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2/26 | 分类号: | B60R22/26;B60N2/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靠背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固定装置,特别适用于后排中间座椅的肩带固定点安装在座椅上的小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在高速紧急制动的情况下汽车座椅靠背固定装置将会承受非常大的载荷,因此座椅靠背固定装置的强度直接影响到乘员的安全性,尤其对于安全带安装点设置于座椅靠背上的车辆。基于座椅固定装置在汽车安全中的重要性,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均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座椅固定装置和安全带固定点的法律法规包括:FMVSS 207、ECE14、GB15083;FMVSS 210、ECE14和GB14167,这些法规都直接或间接考察了座椅靠背固定装置的强度。传统的座椅靠背固定装置多是采用U形钩子焊接在比较薄的冲压钣金件上,然后将钣金件焊接在侧围内板上,这种结构在承受较大载荷时钩子和支架比较容易在焊接处发生破坏,因此车辆在紧急制动时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这种结构也很难满足一些法规的要求,如后排中间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安装在座椅上的靠背固定装置在做安全带固定点试验时常常会发生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汽车座椅靠背牢牢固定在车身侧围上,并能增强车身侧围刚度的固定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固定装置,包括座椅固定支架、加强板、连接螺栓和螺母,该固定支架由底板和立板组成,底板为一块有四个连接孔的平板,立板上开有一圆孔,用于连接座椅靠背上的相关零件,在底板和立板的连接处有多个加强筋,固定支架和加强板利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到侧围内板的两侧表面上,加强板和侧围内板还通过焊点进行连接。加强板是一块具有较大翻边的盒形件,盒形件端面的大小和固定支架的底板大小相当。
进一步,立板上的圆孔内孔采用光滑的圆角结构;固定支架是一体式铸造件。在底板和立板的连接处共设置了四条加强筋,其中两条加强筋沿立板圆孔的轴向垂直于立板的两个侧面设置,另外两条加强筋沿着立板圆孔的径向在立板的两端设置。
该装置具有安全可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固定装置正视图;
图2:固定装置左视图;
图3:固定装置顶视图;
图4:固定装置等轴视图;
图5:固定支架等轴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支架;2-加强板;3-连接螺栓;4-螺母;5-侧围内板;
11-底板;12-立板;13-加强筋;14-螺纹孔;1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座椅固定支架1如图5所示,它是铸造件,采用一体式结构来代替传统的拖钩和安装支架的焊接结构。固定支架1按照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底板11、立板12和加强筋13,底板11为一块分布有四个螺纹连接孔14的平板;立板上开了一圆孔15,内孔采用光滑的圆角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固定支架和座椅连接支架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在底板11和立板12的连接处设置了四条加强筋13,其中两条加强筋13沿立板圆孔15的轴向垂直于立板12的侧面设置,另外两条加强筋13沿着圆孔15的径向在立板12的两端设置。
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块加强板2,它是在一块平板的中心处冲出一盒形结构的构件,盒形结构端面的大小和安装支架的底板大小相当。为了进一步增强固定装置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侧围内板5通常采用拉延方向与之相反的凸台结构,加强板2和侧围内板5之间采用焊点连接,这样可以增加靠背固定装置和侧围的整体刚度。
安装时,首先将固定支架1和加强板2分别放置于侧围内板5的两侧,接着将三者用螺栓3、螺母4连接起来,然后将加强板2和侧围内板5焊接在一起,最后将座椅靠背上的相关连接件卡在立板12的圆孔15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弹簧发电机组振动隔离系统
- 下一篇:软件版本升级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