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钢丝编织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9877.X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一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C3/02 | 分类号: | D04C3/02;D04C1/02;D04C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抱***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钢丝 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编织机,一种高速钢丝编织机。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高压橡胶软管或电线电缆的外壳保护,需要用金属编织管作外套,同时要求具有柔软和耐弯折性能。金属编织机可以使用不锈钢丝线,铁线,钢琴线等为加工材料。
用“2上2下”编织方式的编织机生产胶管用金属套,见图1.1、图1.2:这种旧式编织机的结构是:带动锭子70运动的旋转轮60、同轴一体的齿轮40由轮轴20、轴承30固定在面盘10,图1b中可见导轨50置于同轴两轮之间,12个这种结构分布在面盘10,并且每个旋转轮60上有四个弧形齿豁;底座120、面盘10与框架130相互连接,底座120上面装有驱动电机90和主动轮100,同步带140将主动轮100和被动轮110连在一起,被动轮110和驱动旋转轮80由驱动轴穿过各轮中的凹槽固定,使驱动旋转轮80及一体的齿轮40和被动轮110一起随电机主动轮100转动,带动面盘10上的其余11个旋转轮60转动。
“2上2下”编织方式的编织机的面盘10的正面出口方向,如图1b所示锭子70端有滑块,锭子70滑块位于旋转轮60外缘、导轨50在齿轮40和旋转轮60空隙之间、由螺栓固定在面盘10上。被动轮110随主动轮100转动,并带动同轴的驱动旋转轮80及一体的齿轮40旋转的同时,如图1d所示锭子70被旋转轮60推动、锭子端滑块在导轨50中做图1c所示的移动。按这种结构编织线材就会以每2次上方,2次下方的顺序交叉编织。编织出如图1e图面中放大局部样子的“2上2下”编织物品,图面中相邻带上两行数字表示出现12为一周期,图面编号与图1a、图1d旋转轮上的标号一致,可以看到锭子70和11个旋转轮60及1个驱动旋转轮每次旋转角度的运行轨迹。
上述编织机造成编织产品缺乏柔软性的原因,正是这种交织部分过多的编织方法。这种编织产品导致了无法增加高压橡胶软管和线缆灵活性,使得加工后高压橡胶软管和线缆不容易放在狭窄的空间或反复弯曲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钢丝编织机,能使产品增加高压橡胶软管和线缆的灵活性,减小曲率半径,使得加工后高压橡胶软管和线缆更加容易放在狭窄的空间或反复弯曲的地方,并且提高生产速度50%。
本设计的高速钢丝编织机,“3上3下”编织方式,面盘10、框架130和底座120相互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90的主动轮100由同步带140连接被动轮110,被动轮110与驱动旋转轮80a及一体的齿轮40a在同一驱动轴上,其特征在于7套旋转轮60a与驱动旋转轮80a的形状结构相同,齿轮40a及一体的旋转轮60a由旋转轮轴20和轴承30安装在面盘10上,导轨50a置于齿轮40a与旋转轮60a之间,3个锭子70在旋转轮60a六个齿豁中的三个齿豁内,锭子70端的滑块位于导轨50a上;驱动旋转轮80a一体的齿轮40a位于面盘10上并带动面盘10圆面上其余7个旋转轮60a一体的齿轮40a转动。
本设计钢丝编织机改变旋转轮形状和在面盘上分布个数,使编织方式变成“3上3下”,编织成的产品能使被编织的不易弯折的橡胶高压管或电线电缆变得柔软,使线材增加了柔韧性,并且减小了曲率半径。这种能进行“3上3下”编织的新型钢丝编织机和旧款式“2上2下”编织机相比,在相同的旋转轮旋转速度和锭子在导轨上移动距离相等时,新型机比旧式的提高速度50%,锭子速度加快了,也就使编织物生产效果提高了。
附图说明
图1.1是旧式“2上2下”结构编织机构造的正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侧面示意图;
图1a是图1编织机中12套旋转轮安装在面盘上的平面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一套锭子和旋转轮与面盘结构A-A部位的剖视图;
图1c是图1编织机中锭子与在导轨上的移动路线示意图;
图1d是图1编织机中,锭子在旋转轮每运动45°至360°的运行轨道示意图;
图1e是依图1d所示以“2上2下”编织方式编织的成品编织结构图;
图2.1是本新型“3上3下”高速钢丝编织机的正面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侧面示意图;
图2a是“3上3下”编织机中8套旋转轮安装在面盘上的平面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一套锭子和旋转轮与面盘结构A-A部位的剖视图;
图2c是“3上3下”编织机锭子在导轨上的移动路线示意图;
图2d是本新型编织机中,锭子在旋转轮每运动60°至360°的运行轨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一产业株式会社,未经诚一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9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