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嵌入式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88879.7 | 申请日: | 200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6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嵌入式 uart 接口 can bus 网络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ART接口快速连接CAN-bus网络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技术方案简便的一种小型嵌入式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CAN-bus网络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且CAN-bus网络是以后工业控制局域网发展的趋势。当今的设备控制网络大多使用RS-232、RS-485、RS-422等串行通讯接口,原有这些基于串行通讯接口的设备要过渡到CAN-bus网络,需要连接串口网关或CAN-bus串口转换模块。目前在我国各类型的CAN-bus串口转换模块和串口服务器、串口网关很多,但它们都存在体积大,技术方案复杂等问题,不适合在一些小型设备内部使用。本发明主要针对以上现象,推出一种体积小巧、便于嵌入的CAN-bus串口转换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既提供了能把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快速可靠的转换,且具有小体积、低功耗、技术方案简便等特点的嵌入式CAN转UART接口模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设计公开了一种小型嵌入式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接口模块,主要包括主控芯片、CAN控制器、CAN收发器,主控芯片与CAN控制器和UART接口连接,其改良的结构是CAN-bus网络与主控芯片之间通过隔离保护措施连接,主控芯片采用带有通用I/O接口的MCU,该芯片内置EEPROM,模块内置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符合CAN2.0协议,封装在约4cm3体积的模块内,引脚符合IC国际标准。本方案无需外扩大容量SDRAM和FLASH存储器,相对多芯片技术方案,集成度更高,能耗更低。
比较独特的是CAN-bus网络与主控芯片之间通过隔离保护措施连接。整体结构采用封胶灌装工艺,激光打标,生产流程符合RoHS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嵌入式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模块,包括顺序串连连接的主控芯片(1)、CAN控制器(2)、耦合电路(3)和CAN收发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DC电源隔离电路(5)和ESD总线保护(6),其中:
DC-DC电源隔离电路(5),提供CAN控制器(2)与CAN收发器(4)之间的电源隔离,原边连接到CAN控制器(2)、副边连接到CAN收发器(4);
ESD总线保护(6),提供CAN-bus网络过压保护和防静电保护功能,连接到CAN-bus网络端。
所述模块的主控芯片(1)内嵌MCU控制器(11)、通用串行接口(12)和EEPROM存储器(13)。
所述模块的CAN控制器(2)和CAN收发器(4)之间采用光电耦合隔离、电磁耦合隔离和电容耦合隔离之一的方式传输数字信号。
所述模块的DC-DC电源隔离电路(5)连接到光电耦合隔离、电磁耦合隔离和电容耦合隔离电路(3),提供电源隔离。
所述模块的通用串行接口(12)外部连接电平转换芯片,可连接RS-232、RS-485和RS-422等串行通讯接口。
所述模块的主控芯片(1)采用高速主控芯片。
所述模块的UART接收中断转发CAN报文处理,UART接口连接到CAN-bus网络发送CAN报文。
所述模块的CAN接收中断转发UART数据处理,CAN-bus网络连接到UART接口接收CAN报文。
发明的效果
将主控芯片、CAN控制器、CAN收发器,以及CAN总线保护器于一体,整个模块封装大小约4cm3体积的模块内,同时还实现了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的数据的高速、大容量转换,还具有隔离、总线保护等功能。
附图及附图的简单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方案的结构模块图;
附图2为本技术方案的硬件结构框图;
附图3为光电耦合技术方案的硬件电路图;
附图4为电磁耦合技术方案的硬件电路图;
附图5为电容耦合技术方案的硬件电路图;
附图6为本技术方案的内部程序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8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通信自动巡检拨打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隔板的充气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