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成形设备的给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8485.1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9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果林;石明宽;金枫;吴爵盛;梁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峰华自动成形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8 | 分类号: | B65D88/68;B65D88/5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昌霖;冯 勐 |
地址: | 52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成形 设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成形设备,尤其是快速成形设备的给料机构。
背景技术
快速成形设备具有给料机构,该给料机构包括一个装载散沙状原料的料斗。给料机构的作用是在分层堆积的过程中将料斗内的原料下落到铺料机构,由铺料机构完成分层堆积。在现有技术中,给料机构采用设置在料斗底部的闸阀来控制料斗的下料量,每当闸阀开合一次就从料斗落下一定量的原料。这种给料机构的缺点是下料过程不连续,而且原料在料斗内容易结块发生堵塞,影响整台快速成形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快速成形设备设计一种可实现连续下料、防止下料堵塞的给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快速成形设备的给料机构包括一个底部开口的料斗,其特征是在料斗下方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滚筒,滚筒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块刮板,滚筒和刮板被包络在一个筒体内,筒体的下部开有出料口,筒体的上部开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料斗的底部开口衔接。给料机构工作时,刮板随着滚筒的旋转不断地将料斗底部的原料刮落到筒体内,再将原料不断地刮送到筒体下部的出料口,以此实现连续下料。下完料后让滚筒停止转动即可。由于所述给料机构摒弃了设置在料斗底部的闸阀,所以料斗底部的开口可以做得很大,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料结块而发生的堵塞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了快速成形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并可通过控制滚筒的转动角度来准确控制下料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1图示,快速成形设备的给料机构包括一个底部开口的料斗1,在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旋转的滚筒2。所述的动力机构可以由电机和变速器构成,电机通过变速器驱动滚筒旋转。滚筒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块刮板3。滚筒2和刮板3被包络在一个筒体4内。筒体4的下部开有出料口5,上部开有进料口6。筒体的进料口6与料斗1底部的开口衔接。在本实施例中筒体的进料口6与料斗1底部的开口合为一体。随着滚筒2的旋转,刮板3不断地将料斗1内的原料刮落到筒体4内,再刮送到筒体下部的出料口5,使原料下落到一个带有筛网的料槽7中。料槽7是快速成形设备中的铺料机构的构成部分,通过料槽7的振动和横向移动将原料均匀铺设到快速成形设备的工作台8上。通过控制滚筒2的转动角度可准确控制从料斗1到料槽7的下料量。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刮板3的顶端3a最好以柔韧材料制成并且与筒体4的内壁紧密接触。如此可以有效防止原料在刮板之间泄漏,从而更准确地控制下料量。所述柔韧材料可以是橡胶、塑料等材料。
为了更可靠地防止因原料结块而发生堵塞故障,料斗1底部的开口宽度W以及筒体4上部进料口的宽度W,应不小于三块刮板的间隔宽度L。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刮板顶端的柔韧部位3a可以与刮板3的其余部位用同一种材料整体成形,又如。筒体上部的进料口6不一定要求开设在筒体的正上方,筒体下部的出料口5不一定要求开设在筒体的正下方,进料口6和出料口5可以开设在稍微偏离图1竖直中心线的位置,如此等等,所有覆盖了权利要求技术特征的变化或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峰华自动成形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峰华自动成形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8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烤炉
- 下一篇:可调用安全认证加解密数字签名功能的信息安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