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骨钻孔保护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8285.6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合林;展如才;布金鹏;戚建国;崔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地址: | 250013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骨 钻孔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神经外科颅骨修补手术中用的一种颅骨钻孔保护钳。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外科颅骨修补手术中,经常需要在骨窗边缘进行钻孔,以便于固定修补材料。目前所用的方法是使用电钻直接钻孔,该方法在以下缺点:其一、钻头易在颅骨上滑动,如果滑向骨窗内,会造成脑组织的损伤,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其二、钻透颅骨时,没有有效地保护,容易使钻头插入脑组织,造成脑组织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颅骨钻孔时具有保护功能的颅骨钻孔保护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把手、钳体、关节及固定卡,其特征是上钳锷和下钳锷均呈L状,上钳锷上设有圆孔,下钳锷上相对圆孔设有凹槽,上钳锷和下钳锷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防滑咬合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钳锷呈L状适合于钳夹骨窗边缘,操作使用方便,上钳锷上的圆孔及下钳锷上相应的凹槽可有效地防止钻头滑动和插入脑组织中。内侧接触面的防滑咬合纹,使其牢固地夹住颅骨,防止钳锷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钳锷防滑咬合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钳体,3、关节,4、固定卡,5、上钳锷,6、下钳锷,7、圆孔8、凹槽,9、防滑咬合纹保护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把手1、钳体2、关节3及固定卡4,其特征是上钳锷5和下钳锷6均呈L状,上钳锷5上设有圆孔7,下钳锷6上相对圆孔7设有凹槽8,上钳锷5和下钳锷6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防滑咬合纹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8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肤表皮分离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囊型消化道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