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厅外开锁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7917.7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2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福;张国珍;张志勇;王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洪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3/14;B66B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宝成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开锁 安全 保护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厅外开锁时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时保护救援人员的电梯厅外开锁安全保护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种类较多,当它们运行到平层位置时,电梯轿门和厅门会同时打开,电梯准备继续运行时轿门和厅门同时关闭。正常情况下,轿门和厅门对正后轿门和厅门才能同步打开。当轿门与厅门不对正,厅门是打不开的。在需要的情况下,如停电、电梯突发故障的停运,如需要打开门救援困在电梯的人员,必须使用三角钥匙,救援人员才能将厅门打开。当开启厅门时打开厅门的救援人员有坠入电梯井道的危险,国内以连续发生多起此类事故发生并都有人员伤亡。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需要打开厅门救援时,防止救援人员坠落的电梯厅外开锁安全保护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厅外开门锁总成,主要由双位锁块、锁勾和顶杆组成,所述的双位锁块固定在一个厅门的上门框内侧,锁勾通过固定轴安设在另一个厅门的内侧上方,锁勾的活动端与双位锁块的第一位锁块卡合锁紧,锁勾通过顶杆和厅外开门锁总成配合,使锁勾的活动端与双位锁块的第一位锁块开启并进入第二位锁块锁紧,两个厅门仅开启人体不能通过的较小的缝隙。
其中,厅外开门锁总成的侧面设有声光开关,声光报警芯片安设在厅门的内侧。
另外,所述的顶杆上设有弹簧,便于顶杆的伸缩。
当然,另一种方案是双位锁块、锁勾和顶杆等整体安设在撬装板上,便于对已有电梯改造和批量规模化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门开启到预定的人体不能通过的较小缝隙时,厅门再次锁住,既保障救援人身安全又能观察到电梯井内状况,避免发生电梯外楼层人员有坠入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再打开本新型安全装置将厅门开启,进行作业。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双位锁块1、锁勾2、厅外开门锁总成3和顶杆6组成,所述的双位锁块1固定在一个厅门7的上门框内侧,锁勾2通过固定轴9安设在另一个厅门8的内侧上方,锁勾的活动端与双位锁块1的第一位锁块卡合锁紧,锁勾2通过顶杆6和厅外开门锁总成3配合,使锁勾的活动端与双位锁块1的第一位锁块开启并进入第二位锁块锁紧,使两个厅门开启人体不能通过的较小的缝隙。为了便于顶杆6的伸缩,在顶杆上设有弹簧。
另外,较佳的技术方案是在厅外开门锁总成3的侧面设有声光开关5,声光报警芯片4安设在其中一个厅门的内侧,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声光报警芯片即可满足要求,保险钥匙插入厅外开门锁总成3开启时,首先开启声光开关5,此时声光报警芯片4发出警示灯光同时发出语音警告,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当然,另一种方案是双位锁块、锁勾和顶杆等整体安设在撬装板上,便于对已有电梯改造和批量规模化制造。
使用原理如下:在电梯停电或发生故障,如需要用保险钥匙打开厅门时,即三角钥匙插入厅外开门锁总成3开启时,首先开启声光开关5,此时声光报警芯片4发出警示灯光同时发出语音警告,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当三角钥匙打开锁勾2与双位锁块1的第一位锁块后厅门开始开启,当锁勾2运行到双位锁块1的第二位锁块时,锁勾2被挡住,厅门仅开启人体不能通过的较小缝隙即停止开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此较小缝隙观察电梯或电梯井内情况,防止由于厅门开启较大而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如坠落),在确认安全保障以及需要厅门完全开启时,可用三角钥匙再次打开锁勾2,厅门便可全部开启。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安全保障。第一,在用保险钥匙开门时,能及时提醒开门者、救援人员及周边人员,通过声音和灯光来进行警示告知作用。第二,当门开启到预定的人体不能通过的较小缝隙时,厅门自动锁住,既保障人身安全又能观察到电梯井内状况,如需要打开时,可将本装置安全锁打开,厅门全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洪,未经王克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电梯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 下一篇:智能多媒体中央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