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移动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7865.3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由恒远;王贵罡;李广智;郭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5/00 | 分类号: | H02B5/00;H02B1/26;H01F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移动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非封闭变电站。
背景技术
在国内由于以前的工程需要的配电容量较小,移动变电站采用的是变压器与高低压柜为一体式结构,设备容量不能做大,通常最大能做到2500kw。而现在随着工业的进步,开采设备和现场施工设备功率的不断增大,2500kw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施工配电的需要,配电容量需求达8000kw以上的容量,而原来的一体式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不能满足要求:
1、运输上解决不了超宽超长的问题,国内大型运输车宽度极限为3米,而由于8000kw的变压器本身就达到3米,采用一体结构无法运输。
2、一体式箱体也解决不了箱体结构强度的问题,如将35kV箱、变压器箱、10kV箱集合成一个箱体长度将做成16米左右,箱体底部托架结构需要很高的强度,箱体重量分布不均,很难保证箱体不变形,保证箱体的整体强度。而为了减少空间采用35kV架空进线处加熔断器保护,保护方式简单,做不到对变压器及时有效全面的保护。
总之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变电站的一体式结构扩容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不能满足大容量配电的要求,不能满足高可靠供电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变电站,其便于移动,方便对大容量施工设备进行配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低压箱体、变压器箱体、高压箱体,低压箱体、变压器箱体、高压箱体分体独立设置,低压箱体、变压器箱体、高压箱体通过电气连接。
本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就是将高压部分、低压部分、变压器部分,分别做成单独的箱体,每个箱体都必须满足运输要求,分别发货运输到使用现场后,将一次电缆压接到变压器端子上,二次连接采用航空插头直接连接,即可完成送电前的准备工作。
变压即箱体采用折叠式结构,即变压箱体包括中间主体和边缘扩展部分,中间主体负责承担变压器重量,中间主体的两侧间隔设置铰链,中间主体采用铰链与边缘扩展部分铰接,可以方便打开,运输时将两侧扩展部分折叠到中间主体位置,运输到现场后展开两侧扩展部分,安装变压器、接点电阻箱等设备即可。由于现场空间不受限制,可以方便移动体积庞大、超宽的变压器箱。
低压箱体、变压器箱体、高压箱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滑动支架,便于各箱体在使用场所的移动。滑动支架的中间为平面,滑动支架的两侧向上微翘,平面结构能够保证各箱体的稳定性;两侧向上的微翘结构,为船型爬犁结构,便于箱体的移动,采用大型设备可直接将各箱体拖至使用现场。
本实用新型操作灵活,组装简单,可单独运输,广泛应用于露天采矿等各种变电站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压箱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变电站包括低压箱体1、变压箱体2、高压箱体3,低压箱体1、变压箱体2、高压箱体3分体独立设置,低压箱体1、变压箱体2、高压箱体3通过电气连接。
低压箱体1、变压箱体2、高压箱体3的底部分别设置滑动支架4,滑动支架4的中间为平面,滑动支架4的两侧向上微翘。
变压箱体2采用折叠式结构,即变压箱体2分为中间主体21和边缘扩展部分22,中间主体21的两侧设置铰链23,中间主体21采用铰链23与边缘扩展部分22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生物质秸秆燃烧炉
- 下一篇:一种可拆解的组合落地灯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