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收获机果穗收集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7438.5 | 申请日: | 2008-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06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继立;刘庆忠;徐伟;刘玉峰;郑振华;于明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振华 |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3/063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维斗 |
| 地址: | 272100山东省兖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收获 果穗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玉米收获机的部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果穗收集箱。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使用的玉米收获机果穗收集箱,当果穗收集满时,集穗箱在液压油缸推动下围绕固定轴线举升卸粮,多数集穗箱不能水平移动,所以农用运输车不能贴近集穗箱,果穗很容易丢落一地,必须人工进行二次捡拾,费时费力,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另外,目前集穗箱采用单向液压油缸,即举升由液压油缸推动,降落依靠集穗箱自重回位,回位速度不能人为控制,并且容易卡位,需要人工辅助,卸粮速度较慢,降低了玉米收获机的田间作业效率,加大了拖拉机的燃油消耗量,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果穗收集箱的技术方案,该集穗箱一方面可以在支撑底架上水平移动,这种平移可防止集穗箱向运输车辆转移果穗时果穗的掉落,另一方面,通过液压控制阀控制双向液压油缸使集穗箱快速回位,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量。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玉米收获机果穗收集箱,包括支撑底架和位于支撑底架上的集穗箱,支撑底架的下端有双向液压油缸与其铰接,双向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集穗箱铰接,所述的双向液压油缸、液压控制阀和拖拉机液压油路通过液压油管相接,通过操纵液压控制阀控制双向液压油缸的伸缩,实现集穗箱的移出、升起、降落和回位。
上述的集穗箱底部四角安装有移位滑轮,支撑底架上有与所述移位滑轮对应的滑槽,移位滑轮装入到支撑底架上的滑槽内,移位滑轮在滑槽中来回运动,实现集穗箱的水平移动。
在上述集穗箱的出料口端设置有箱门,在集穗箱的底端有锁紧钩,锁紧钩与箱门的下端配合,在所述支撑底架上有与锁紧钩对应的锁位板,当需要倾卸果穗时,集穗箱在液压控制阀的控制下水平向外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升起,锁紧钩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打开箱门,集穗箱落下回位时,因锁位板呈倾斜状态,锁紧钩在锁位板的限制下锁闭箱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玉米收获机果穗收集箱实现了集穗箱的液压移位和液压升降,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农用运输车能贴近集穗箱,果穗直接落入车箱内,不用人工进行二次捡拾,省时省力,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集穗箱,2为箱门,3为锁紧钩,4为锁位板,5为支撑底架,6为拖拉机液压油路,7为液压控制阀,8为液压油管,9为双向液压油缸,10为移位滑轮,11为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玉米收获机果穗收集箱,包括支撑底架5和位于支撑底架5上的集穗箱1,本方案中所述的支撑底架5的下端有双向液压油缸9与其铰接,双向液压油缸9的另一端与集穗箱1铰接,双向液压油缸9、液压控制阀7和拖拉机液压油路6通过液压油管8相接,所述的集穗箱1底部四角安装有移位滑轮10,在支撑底架5上有与所述移位滑轮10对应的滑槽11,在集穗箱1的出料口端设置有箱门2,在集穗箱1的底端有锁紧钩3,锁紧钩3与箱门2的下端配合,在所述支撑底架5上有与锁紧钩3对应的锁位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振华,未经郑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