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7162.0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树明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来水自动上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自动上水装置,都是针对自来水公司能保证24小时提供自来水的城市及地区,只能做到蓄水箱满水后自动断水的一项装置,而对于那些不能保证24小时提供自来水的城市及地区来说就起不到一个自动上水的功能,特别是不供水时,当蓄水箱水位下降时,容易造成供水泵空转浪费能源,严重时会造成水泵损坏,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不能保证24小时提供自来水的城市及地区使用的自动上水装置。该装置在自来水供水时可自动上水,自来水不供水及储蓄水箱水满时自动关闭供水泵,不会造成水泵损坏和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自动上水装置包括储蓄水箱中的常开浮球开关、电器控制装置、水泵和一个供给控制装置组成。所述供给控制装置由一个常关的浮球开关和水箱组成,该供给控制装置水箱和自来水供水管道连接,自来水可流入供给控制装置内,所述供给控制装置水箱中装有一个常关浮球开关,当两个浮球开关同时闭合时,电器控制装置驱动水
泵工作,水泵将自来水抽入蓄水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是所采用的水泵为自吸式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电器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可手动启动水泵工作的控制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电器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防止水泵过载、超负荷的保护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在该自动上水装置中安装有供给控制装置,该装置水箱和自来水供水管道相连,当自来水供水时,自来水流入供给控制装置水箱内,供给控制装置水箱内的常关浮球开关随水位上升直到开关闭合。如此时储蓄水箱中缺水,则电器控制装置驱动水泵工作,水泵将自来水抽入蓄水箱。蓄水箱水满后,蓄水箱内的常开浮球开关断开,水泵停止工作。当不供水时,控制装置水箱内的水倒流回管道,水箱内的常关浮球开关随水位下降,开关断开,此时即使储蓄水箱中缺水,水泵也不会工作。从而避免了浪费能源,更不会损坏水泵。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
图2是供给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3是电器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弱电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参见图1,做为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蓄水箱1中安装有常开浮球开关2,常开浮球开关2通过电线接入电气控制装置3内。电气控制装置3和自吸式水泵4连接,可驱动自吸式水泵工作。自吸式水泵4通过水管和蓄水箱1及自来水管道连接。自来水管道还和供给控制装置5的水箱7连接,水箱中装有一个常关的浮球开关6(参见图2),常关浮球开关6通过电线接入电气控制装置3内。
参见图3、图4,图中该装置通过空气开关和交流电源连接,交流电路和开关电源连接,经开关电源变为24V,给控制电路供电,交流电另一路交流接触器9和水泵电机连接。在控制电路部分中,浮动开关2和浮动开关6串联后和中间继电器8连接,中间继电器8和交流接触器9连接。
该自动上水装置在使用时,先合上空气开关电器控制部分通电(黄色电源指示灯14亮起)。如此时自来水管道内有水,供给控制装置5的水箱7内会充满水,使常关浮球开关6闭合,如果此时蓄水箱1中缺水,则蓄水箱中的常开浮球开关2也会闭合,常关浮球开关6和常开浮球开关2同时闭合时使中间继电器8吸合,从而控制交流接触器同时吸合驱动水泵电机11工作,绿色水泵运行指示灯13亮,自吸式水泵7将自来水通过水管抽进蓄水箱1中。当蓄水箱水满时,常开浮球开关2断开,从而引起中间继电器8和交流接触器9断开,水泵电机断电,停止工作。
如此时自来水管道内没有水,供给控制装置5的水箱7内的水会倒流回自来水管道,常关浮球开关6断开,此时水泵电机停止工作或根本不会启动。从而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不会损坏水泵电机设备。
上面的叙述为自动工作状态。参考图3另有一项手动、自动自由切换开关,可方便使用者手动操作,来完成测试水泵是否可起动等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树明,未经袁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