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隔组合型水力真空式模拟滤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6849.2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鸣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鸣岐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组合 水力 真空 模拟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隔组合型水力真空式模拟滤池,具体地说是水厂加矾自动化的前驱装置,属于给排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极大部分水厂靠勤跑、勤看,勤调节和凭经验管理水厂加矾。因此,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不够及时,产生耗矾高,水质稳定性差等问题。在已有技术中,自动加矾的前驱装量,主要采用流动电流、数学模拟、矾花直径大小来作为自动加矾的前驱装置。这些设备虽应用多年。但由于设备使用不稳定,不可靠,所以使用范围越来越少。
与本实用新型较为接近的中国专利发明名称为《组合型水力真空式模拟滤池》也存在着二大问题:1、存在分散、繁琐。特别是随着应用设备逐步的加多,从而使设备更显繁琐零乱。虽然有部分设备经过了组合,但极大部分的设备没有分隔组合,几乎所有管线裸露在外。2、《组合型水力真空式模拟滤池》虽然在大型水厂中进行了推广应用。但由于关键设备——模拟滤池过滤器存在着滤层发生穿透,滤后浊度不能稳定,从而影响了模拟滤池的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分隔组合型水力真空式模拟滤池,经过分隔组合后,设备显得整齐,外型显得美观大方,仪表设备得到保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且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分隔组合型水力真空式模拟滤池包括配水室和模拟滤池;所述模拟滤池由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第二模拟滤池过滤器及模拟滤池管道及仪表设备安装室组成,特征是所述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安装于模拟滤池的左边,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底部和模拟滤池底板相连;模拟滤池反冲水箱和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组装成一体;所述第二模拟滤池过滤器安装于模拟滤池右边;第二模拟滤池过滤器和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左右对称布置;模拟滤池反冲水箱和第二模拟滤池过滤器组装成一体;模拟滤池管道及仪表设备安装室安装在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与第二模拟滤池过滤器的中间位置。
所述模拟滤池管道及仪表设备安装室外壳固定于模拟滤池的底板上;外壳的中间位置用隔板将室分成仪表室A和管线室B;隔板的底部和模拟滤池的底部整体地连接。
所述仪表室A的下端安装浊度仪一次仪表,且浊度仪一次仪表固定于隔板上。所述仪表室A的上端安装流量计的二次仪表,且流量计的二次仪表固定于隔板上。
所述仪表室A内安装的浊度仪一次仪表与流量计的二次仪表之间设置有浊度仪二次仪表,且浊度仪二次仪表固定于隔板上。
所述管线室B的中间位置安装浊度仪采样箱,浊度仪采样箱固定于隔板上。所述管线室B的顶部安装真空箱。
所述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过滤圈内壁和砂滤料滤层相接触部位安装若干条环形圈。
所述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过滤圈内壁和砂滤料滤层相接触部位安装若干条环形圈。所述砂滤料(石英砂)的滤料粒径为20目~60目。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经过分隔组合后,设备显得整齐,划一;设备的分隔组装后,外型显得美观大方,仪表设备得到保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工厂化批量生产,在大型水厂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水室和模拟滤池的正立面仪表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水室和模拟滤池的背立面管线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包括配水室1,配水室外壳11、溢流箱12、流量计一次仪表13、配水箱14、模拟滤池2、第一模拟滤池过滤器21、环形圈211、模拟滤池反冲水箱212、第二模拟滤池过滤器22、环形圈221、模拟滤池反冲水箱222、模拟滤池管道及仪表设备安装室23、外壳231、浊度仪一次仪表232、浊度仪二次仪表233、流量计的二次仪表234、浊度仪采样箱235及真空箱236等。
本实用新型由配水室1和模拟滤池2二大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鸣岐,未经黄鸣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6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