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6694.2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成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01N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5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发动机尾气中的油和废气的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的发动机通过混合油气燃烧推动活塞做功而工作,其产生的动力克服轮胎的摩擦力运动。通常,由于发动机的设计原由,使得混合气体在气缸内燃烧不完全,导致发动机燃烧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油气。这不但对能源是一种浪费,而且由于排出的气体都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设计了一些过滤装置,使可燃油与废气分离,从而将可燃油回收以待再次利用。而现有的过滤装置由于结构不够合理,分离回收效果不理想,同时它们的结构复杂,容易堵塞,清洗的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果较好的油气分离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油气分离装置,初级分离罐上设有进气管,所述初级分离罐中设有挡板,初级分离罐中的挡板为多层且为交错排列,挡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道,初级分离罐下部设有回油装置,初级分离罐上端通过输气管与一个次级分离罐连接,该次级分离罐内设有呈鞍型的且具有弹性的过滤网,次级分离罐上设有连通该次级分离罐内腔的排气管。
所述初级分离罐中的过滤网上设有配重块。
所述配重块通过弹簧与过滤网连接。
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初级分离罐中设有挡板,初级分离罐中的挡板为多层且为交错排列,挡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道,挡板可使油气混合气减速,并将油气混合气中的大部分油分子阻挡,使其留在挡板上。初级分离罐上端通过输气管与一个次级分离罐连接,该次级分离罐内设有呈鞍型的且具有弹性的过滤网,当减速的油气混合气进入次级分离罐时,剩余的少部分油分子刚被过滤网过滤而留于过滤网上,当过滤网上的油分子多积累之后则形成油珠,致使过滤网无法承受,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反弹,将挂在该过滤网上的油珠弹入次级分离罐的底部,通过输气管进入初级分离罐中,最后通过回油装置予以回收。
所述初级分离罐中的过滤网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通过弹簧与过滤网连接。通过配重块可以增大过滤网反弹引起的振动,加速油珠回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初级分离罐,1a为进气管,2为挡板,3为回油管,4为控制阀门5为次级分离罐,6为过滤网,7为配重块,8为弹簧,9为排气管,10为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初级分离罐1上设有进气管1a,初级分离罐中1设有挡板2,初级分离罐中的挡板为多层且为交错排列,挡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道。初级分离罐下部设有回油装置,回油装置包括回油管3以及控制阀门4,控制阀门用于控制回油的通断。初级分离罐1上端通过输气管10与一个次级分离罐5连接,该次级分离罐内设有呈鞍型的且具有弹性的过滤网6,过滤网上设有配重块7,该配重块通过弹簧8与过滤网连接。次级分离罐上设有连通该次级分离罐内腔的排气管9,该排气管与次级分离罐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成,未经戴建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6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轮齿式破碎机的传动装置
- 下一篇:嵌入式骰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