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组合式保温茶杯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86281.4 | 申请日: | 200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树;吴婷艳;张寿生;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富光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41/00;A47G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22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组合式 保温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杯,特是一种便携组合式保温茶杯。
背景技术
近期问世的真空保温饮水杯,虽解决饮用水不易散发热量,具有温度保持时间长的优点。但茶叶在保温杯中长时间浸泡,由于过热,使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物质大部分被破坏,营养成分降低,芳香油大量挥发,而鞣质、茶碱则大量被浸出,既影响饮茶品质,又对人体健康不利。由于这些原因,限制了真空保温杯的使用范围。中国专利ZL00220384.7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泡杯》,虽然解决了在饮茶时避免茶叶和杂质喝入口中的情况发生,也部分解决了茶叶与茶水分离的情况,但茶叶在高温中熏蒸的情况仍然没有彻底解决,使茶叶、茶汤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学、实用、便捷的便携组合式保温茶杯。用该茶杯沏茶,茶水不会生产苦涩味,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有利于人身体健康,并可避免茶叶和杂质喝入口中的情况发生;茶叶与茶汤分离、分隔,又能使茶叶避免高温熏蒸,确保茶叶品质,提高人们饮茶质量与品位;并且携带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它包括端口外缘分别设有螺纹的上杯体和下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端口相对,两端口的外缘之间由内缘设有螺纹的茶叶滤套匹配连接。
茶叶滤套内的中间设有由网托连接的滤网,网托上方和下方的茶叶滤套内对称设有圆台座。
其技术效果是:由于上杯体和下杯体的两端口外缘之间由内缘设有螺纹的茶叶滤套匹配连接,故可以通过打开上杯体或下杯体,方便地将茶叶放置在茶叶滤套内进行沏茶,或将饮用后的残茶弃去。使用时,打开上杯体或下杯体,在茶叶滤套内的滤网上放入茶叶,倒入开水后,再拧紧上杯体或下杯体,将整个杯体倒置,使茶杯内的开水流入到茶叶滤套中,对茶叶进行浸泡。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将茶杯倒置回来,此时,由于滤网的作用,茶叶与茶水分离,茶水流向茶叶容器内。待茶叶与茶水彻底分离后,即可将上杯体或下杯体从茶叶滤套上拧下来,饮用茶杯内的茶水。饮完茶杯内的茶水后,可重新续水浸泡,以备下一次饮用。因此,使用本组合保温茶杯沏茶,既能使茶叶在开水中浸泡,又能避免茶叶长时间高温水气熏蒸,更宜保持茶叶的品质,是一种科学、实用、便捷的沏茶茶具。且其上杯体和下杯体的功能相同,均可替换沏茶和饮茶,使用方便,组合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2是上杯体和下杯体均为单层结构形式的组合式保温茶杯示意图;
图3是上杯体为单层或复合双层结构形式、下杯体为双层结构形式的组合式保温茶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便携组合式保温茶杯,包括端口外缘分别设有螺纹的上杯体1和下杯体3,上杯体和下杯体的端口相对,两端口的外缘之间由内缘设有螺纹的茶叶滤套2匹配连接。
茶叶滤套2内的中间设有由网托21连接的滤网22,网托上方和下方的茶叶滤套内对称设有圆台座23。
滤网22可与网托21平行,也可凹、凸于网托。
上杯体1与下杯体3可以等高,也可低于下杯体。
上述茶叶滤套2的外套采用玻璃、塑料等透明材料制成,也采用不锈钢、陶瓷等不透明材料制成。采用不透明材料制作茶叶滤套的外套时,可设置由透明材料形成的观测窗口。
上杯体1和下杯体3是双层不锈钢真空保温结构。也可是陶瓷、塑料、塑玻或玻璃材料制成的双层非真空结构,还可以是陶瓷、塑料、塑玻或玻璃材料制成的单层或复合双层(两层紧密连在一起)的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富光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富光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6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