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槽折叠式铆螺母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6061.1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平;蒋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士达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6 | 分类号: | F16B3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9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槽 折叠式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螺母,具体来说是一种用来铆接塑料或标准薄铁板的开槽折叠式铆螺母。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产品和标准的薄铁板上,用来铆接部件的都是传统的铆螺母。这种铆螺母由帽沿和铆管本体及螺纹丝孔组成。其中的帽沿作为铆接过程中的限位凸台,中间是中空的变形裙部,下端为螺纹丝孔。将铆螺母装在铆接工具上通过中空的变形裙部直接将工件铆紧。由于在标准的薄铁板上此类铆螺母受铆接范围的限制易造成变形裙部内折叠的现象,尤其是当工件的钻孔直径过大时。若在厚薄不一的塑料工件上铆接后因变形裙部的限制,膨胀幅度较小极易造成打滑,铆不紧,铆坏工件的情况发生。因此,传统铆螺母只能对单一、厚薄均匀、质地较硬的工件进行铆接,且使用也有一定要求,不能用于铆接质地较软、较薄、厚薄不一、钻孔直径偏大的工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业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用于铆接较软的厚薄不一的塑料工件、又可以铆接较硬的标准的薄铁板、适用范围较广的开槽折叠式铆螺母。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槽折叠式铆螺母包括由管状的金属件形成的铆管本体,在铆管本体的外侧壁上端设有向外伸出的凸环形成的帽沿体,在铆管本体的内孔底端部内壁设有螺纹形成螺纹丝孔,在铆管本体的外侧壁底端部设有向下呈收拢状的导向斜面,在铆管本体侧壁自上而下开设有若干条张开槽体。
张开槽体的底端部处于螺纹丝孔顶端部螺纹的上方。处于张开槽体顶端与底端之间的一段铆管本体呈向外的鼓起状,且铆管本体的外侧壁圆滑过渡。所述张开槽体为3~5条,它们均匀地分布在铆管本体的外侧壁上,且所有张开槽体的上下两端部均平齐。
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铆接较软的厚薄不一的塑料工件,又可以铆接较硬的标准的薄铁板,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铆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螺母包括管状的金属件形成的铆管本体2,在铆管本体2的外侧壁上端设有向外伸出的凸环形成的帽沿体1,在铆管本体2的内孔底端部内壁设有螺纹形成螺纹丝孔4,在铆管本体2的外侧壁底端部设有向下呈收拢状的导向斜面5,在铆管本体2侧壁自上而下开设有若干条张开槽体3。
张开槽体3的底端部处于螺纹丝孔4顶端部螺纹的上方。处于张开槽体3顶端与底端之间的一段铆管本体2呈向外的鼓起状,且铆管本体2的外侧壁圆滑过渡。所述张开槽体3为3~5条,它们均匀地分布在铆管本体2的外侧壁上,且所有张开槽体3的上下两端部均平齐。
当对工件进行铆接时,铆接工具上的枪头穿过帽沿体1及具有张开槽体3的铆管本体2与螺纹丝孔4中的螺纹相旋紧,然后一起利用外侧的导向斜面5置入工件6内向外拉,使相邻若干条纵向直通的张开槽体3的条柱沿原轻微扩张的由张开槽体3顶端部与底端部之间的一段铆管本体2形成的变形裙部向外膨胀,直至在被铆工件6内侧形成若干个花托7,使被铆工件6夹持在该若干个花托和作为限位凸台的帽沿1之间,从而完成铆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铆螺母在铆枪的作用下向下拉,从而使相邻的纵向直通状的张开槽体3沿轻微扩张开的变形裙部向外膨胀歪曲折成若干紧固爪,直至在被铆工件的内侧形成若干个花托。又由于这种铆螺母在铆接过程中其变形裙部的若干条纵向直通张开槽体3膨胀后的鼓包较大不受变形裙部的限制,不会使被铆工件因厚度较厚而鼓包不足出现铆不牢脱落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士达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士达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6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