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跷板式推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5639.1 | 申请日: | 200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哲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运输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跷板式人力推车。
背景技术
在工厂、仓库、超市、商贸城、农贸市场、车站以及码头等场所,均需要经常性地搬运各类货物,在这些场所平板人力推车是为最常见的搬运工具。平板人力推车,一般都由承载平台、把手杆以及设置在承载平台底部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车轮组成,为了转向,承载平台底部的车轮中至少前部的车轮须采用万向轮(亦称转向轮)。这种普通的人力推车,装载货物虽稳,能够承载重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因须设置万向轮,成本增加;
2、转向不够灵活,转向时需要一定活动空间,无法完成原地转向,如运载货物进入有限空间(譬如电梯等)非常不便;另外,也因转向的不灵活,偏转幅度不易控制,在狭窄空间中推行不易;
3、运载过程中跨过门槛等阻碍,很是不便,需要操作者大力后压把手,以后部车轮为支点翘起推车的前部,使前部车轮越过阻碍物,操作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跷板式平板人力推车,在结构简化、不增加甚至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解决现有人力推车转向灵活性以及搬运重物时跨门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跷板式推车,包括一承载平台以及设置在承载平台底部的车轮;所述车轮为沿前后方向安装的固定轮,数量为四个或四个以上,这些固定轮沿前后方向至少分成前、中、后三排排列,其中,中排固定轮轮缘底部较其前后的固定轮轮缘底部偏于下方,以此中排固定轮轮缘底部与地面接触形成支点,承载平台前后端上下摆动构成跷板结构,中排固定轮和其前部的所有固定轮与地接触形成至少三点支承,中排固定轮和其后部的所有固定轮与地接触也形成至少三点支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后”“前中后”“上下”“左右”这些方向是按推车摆放在地面上的使用状态定义的,“前后”方向是推车使用时行进或倒退的方向,“上下”方向是垂直于地面的方向,面向地面的方向为“下”,反之为“上”;而“左右”方向即垂直于“上下”和“前后”的第三个方向。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排固定轮轮缘底部较其前后的固定轮轮缘底部偏于下方”是指中排的固定轮轮缘底部比其前后的所有固定轮轮缘底部更偏向地面。为实现这一点,有两种具体方式:
a、所述所有的固定轮均采用径向尺寸相同的轮子,而将其中中排固定轮的轮轴安装地比其前后的固定轮的轮轴偏于下方(也就是更低);
b、所述中排固定轮采用比前后固定轮径向尺寸大一号的轮子。
3、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轮分成至少前、中、后三排排列,当然也可以是三排以上,如四排、五排等;并且,每排固定轮至少由一个固定轮构成,也可以是并列的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每排中并列的固定轮可以是同轮轴安装,也可以各自独立安装。上述组合要满足条件:中排固定轮和其前部的所有固定轮与地接触时形成至少三点支承,中排固定轮和其后部的所有固定轮与地接触时也形成至少三点支承。
具体较佳方案有以下四种:
a、所述固定轮分成前、中、后三排排列,该前排、中排和后排固定轮分别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固定轮组成。
b、所述固定轮分成前、中、后三排排列,该前排和后排固定轮分别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固定轮组成,而中排固定轮由设置在承载平台底部中心的单个固定轮组成。
c、所述固定轮分成前、中、后三排排列,该前排和中排固定轮分别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固定轮组成,而后排固定轮由设置在承载平台左右方向上中心位置的单个固定轮组成。
d、所述固定轮分成前、中、后三排排列,该中排固定轮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固定轮组成,而前排和后排固定轮分别由设置在承载平台左右方向上中心位置的单个固定轮组成。
4、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平台是指装载货物的一个台面,它具体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框架结构,当然承载平台的四周可再加装上围板构成一载物箱体结构,也可加装上围栏构成载物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哲,未经王明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5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