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947.2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5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法锋;胡进峰;汪坤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8 | 分类号: | B23D79/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模具 圆孔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
背景技术
汽车模具的边角及圆孔都需要倒角,较小的圆孔倒角通常采用钻床或者用气动砂轮工具,钻床倒角存在以下弊端:1、因汽车模具本身体积较大,搬运不方便,搬运效率也低,无疑加长模具的制作周期;2、钻床用来倒角,设备成本较高;而用气动砂轮工具倒角,因汽车模具圆孔倒角部位比较尖锐,磨料消耗很大,而且倒角效率低,且需有气源作驱动,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倒角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其由手持下压部、手摇把手和倒角钻头组成,手摇把手由上杆、弓形段和下杆组成,所述的手持下压部固接于手摇把手的顶端,所述的倒角钻头位于手摇把手的下端。
所述的倒角钻头与手摇把手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倒角钻头与手摇把手螺纹连接。
所述的手摇把手的弓形段的中部设置有把手护套。
所述的把手护套为塑料套筒。
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采用这样的结构,因导角本身不需要太大的切削力,手摇驱动提供的切削力足以满足要求,即不需将模具通过种种手段搬至钻床区,又不需较多的比如接气管、装磨头等气动工具准备工作,即可随时随地的方便的进行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加之倒角过程中手摇几圈即可完成倒角,因此总体上倒角效率大大提升;因避免了倒角占用机床及气动工具及气源等生产物质,制造成本得以很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置于汽车模具圆孔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对汽车模具圆孔进行倒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1、手持下压部;2、手摇把手;3、把手护套;4、倒角钻头;5、汽车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由手持下压部1、手摇把手2、把手护套3和倒角钻头4组成,手摇把手2由上杆、弓形段和下杆组成,外形呈一方正的“几”字形,手持下压部1可为有一定厚度的圆形钢板,也可为一轴承或类似于轴承的圆形机构,手持下压部1固接于手摇把手2的顶端,倒角钻头4位于手摇把手的下端,把手护套3套于手摇把手2的弓形段的中部,把手护套3为塑料套筒或金属套筒,倒角钻头4与手摇把手2可为螺纹连接,倒角钻头4的结构可与原有的钻头相似,也可为其他结构,例如上端为杆状,下端固接锥形盘。
使用时,先将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置于汽车模具5需倒角的圆孔上,再使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与汽车模具5的轴线平行,用一支手压持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的手持下压部1,另一支手握住手摇把手2的弓形段处的把手护套3并旋转,倒角钻头4对倒角汽车模具进行倒角。因导角本身不需要太大的切削力,手摇驱动提供的切削力足以满足要求,即不需将模具通过种种手段搬至钻床区,又不需较多的比如接气管、装磨头等气动工具准备工作,即可随时随地的方便的进行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加之倒角过程中手摇几圈即可完成倒角,因此总体上倒角效率大大提升;因避免了倒角占用机床及气动工具及气源等生产物质,生产成本得以很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
- 下一篇:装饰灯串灯泡外罩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