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石材表面的自动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4871.3 | 申请日: | 2008-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俞恒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恒庆 |
| 主分类号: | B28D1/26 | 分类号: | B28D1/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56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石材 表面 自动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石材表面的装置,尤其适用于花岗石、大理石等装饰石材的表面加工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花岗石、大理石是高档建筑物常用的装饰材料,在建筑中普遍用于地板或墙面。花岗石或大理石地板虽然装饰效果豪华,表面光洁度好,但其最大的缺点是在其上行走时稍有不慎就会滑倒,造成不必要的人财损失。而现有的可防滑的陶瓷地砖虽可以满足上述的防滑要求,但其装饰效果则远不及花岗石或大理石的效果。
目前,花岗石或大理石表面的加工方式多数采用人工敲凿,在石料的表面刻画下有一定深度的凹槽。但是这种人工加工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每个加工者的水平有差异,会使大理石表面的凹槽深度不一、距离也不等。这样,相对于整块花岗石或大理石的美观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另外,人工敲凿的话很容易会把花岗石或大理石的边缘敲落,导致整块花岗石或大理石报废。所以人工敲凿的报废率也很高。鉴于上述问题,急需用一个机械加工的方式来代替上述人工方式。
中国专利ZL02233760号揭示了一种自动化花岗石表面处理机,利用高温火焰把花岗石或大理石的表面烧制成凹凸不整的形状。这种加工方式成本高,需要消耗掉大量的乙炔等燃料;而且由于花岗石或大理石的表面被高温烧烤后会产生大量的石屑和粉尘,很容易会把火焰喷头堵塞,因此需要经常更换火焰喷头,这样会导致产能无法提高,而且不良率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效率高而不良率低的加工石材表面的自动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加工石材表面的自动化装置,包括由马达驱动的往复机构、用于加工石材表面的切刀、以及一个连接于切刀的复位件;所述的往复机构和切刀配接在一个基座上,所述的基座上开有一贯通的基孔,所述的往复机构穿过基孔后间歇地冲击所述的切刀,所述的复位件使切刀在向下完成一次切凿后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的基座由自动化控制器控制,使基座相对于被加工的石材工件的表面能任意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由马达驱动并绕其自身轴线旋转的转盘,所述转盘的端面上偏心设有一个偏心销,有一往复杆的一端套接在偏心销上,所述的往复杆可驱动一冲击杆作往复运动,所述的冲击杆用于驱动切刀作切凿运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往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活塞,所述的活塞可在活塞缸套中作往复运动,所述的活塞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冲击杆,所述的冲击杆用于驱动切刀作切凿运动。
或者,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由马达驱动并绕其自身轴线旋转的凸轮,该凸轮的凸轮面与往复杆的一端滑动配接,往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挡块,所述的挡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冲击杆,所述的冲击杆用于驱动切刀作切凿运动,所述的挡块与基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弹簧,所述的弹簧套在冲击杆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冲击杆与切刀之间配接有一个撞针,所述的切刀包括有刀杆和刀头,所述的刀杆和撞针可滑动地设置在一个套筒的内部,所述的刀头露在套筒的外部。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固定设置在一水平调节杆上,该水平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被两个螺钉锁定在基座的端面上,有两个弹簧分别被套在螺钉的外周,且该弹簧的一端抵在基座的端面上,另一端抵在水平调节杆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复位件为拉簧,该拉簧的一端固定在套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切刀的刀杆上。
或者,所述的作为复位件的拉簧设置在套筒的内部,其一端抵接在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端盖上,另一端固定在切刀的刀杆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的壁上开有两个贯通的长槽,所述的刀杆上固定有一个导向杆,该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在所述的两个长槽内滑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切刀包括有刀杆和刀头,所述的刀头的刀刃形状包括直线形、圆弧形和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加工处理容易,基本不影响花岗石或大理石的装饰效果,并使其立体感效果更佳,又达到了防滑的目的,是现有建筑用石料加工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
100 L型支撑板 101 转盘 102 驱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恒庆,未经俞恒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石材表面的装置的工作头
- 下一篇:射钉器的扳机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