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速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267.0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叶静文;迟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静文;迟永宏 |
主分类号: | G01P7/00 | 分类号: | G01P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速表,尤其涉及一种经由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侦测车辆前进所产生的加速度,再以微处理器计算出车辆的前进时速,适用于脚踏车、机车、三轮车等车辆的时速表。
背景技术
时速表因其可检测汽车、机车或车辆在行驶时的车速,以提供驾驶人或骑乘人员即时得知目前行车的速度,以避免车速过快,而造成危险,因此,已普遍应用于汽车、机车或车辆上。
其中,以应用于脚踏车上的时速表为例,主要是包括一信号发射器、一信号接收器、一运算单位及一显示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定位于车轮的幅条上,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于后下叉的一侧,且所述讯号接收器以连接线连接至一微处理器,以在骑乘人员骑乘车辆而使车轮转动并带动信号发射器做圆周运动时,以信号接收器进行重复侦测,并在微处理器运算后,得到车辆行进的速度,以显示于显示器上。
但是在幅条及后下叉的位置固定信号发射器及信号接收器,并以连接线传输信号的方式,所需要的组件较为复杂,会增加安装作业的时间,而由于信号发射器会随着车轮转动,信号发射器及信号接收器必须直接承受地面回传的震动力量,因此容易会有松脱的问题。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时速表不仅能简化构件以利于拆装,且可方便并稳固安装于车辆上,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车辆上,并可经由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侦测到车辆移动所产生的加速度,再由微处理器计算出车辆前进时速的时速表。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时速表供连接于车辆上,包括一具有液晶荧幕的壳体以及一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具有液晶荧幕的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电源及与所述电源和所述液晶荧幕分别呈电连接的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一微处理器;而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容置于壳体内,且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时速表,供连接于车辆上,其包括:
一具有液晶荧幕的壳体,其内设有一电源及与所述电源和所述液晶荧幕分别呈电连接的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一微处理器;以及
一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以在车辆前进时,经由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加速度,再经由所述微处理器的计算得到车辆前进的时速,以显示于所述液晶荧幕上。
优选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或干电池。
优选的,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车辆前进时所产生的X轴向和Y轴向的移动以检测加速度,再经由所述微处理器的计算得到车辆前进的时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时速表当车辆前进时,可经由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加速度,再经由微处理器的计算得到车辆前进的时速,以显示于液晶荧幕上。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装于车辆把手上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时速表-1;壳体-2;液晶荧幕-21;开口-22;扣环-23;重力加速度传感器-3;电源-4;电路板-5;微处理器-6;把手-7;模拟/数字转换电路-8。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时速表1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具有液晶荧幕21的壳体2、一重力加速度传感器3(G-sensor)、一电源4、一电路板5以及一微处理器6。
所述壳体2概略呈长方形,实施时,所述的壳体2也可为圆柱形或其他立体形状,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壳体2的上表面形成一开口22,供固定液晶荧幕21,又所述壳体2的底面设有一扣环23,供连接壳体2于脚踏车、机车或三轮车等车辆的把手7上。
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3、电源4、电路板5以及微处理器6分别定位于壳体2内部的容置空间中。其中,所述电源4为干电池,供提供直流电流给电路板5及重力加速度传感器3,所述的电源4也可为锂电池。所述电路板5与液晶荧幕21呈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6固定于电路板5上,且所述微处理器6连接重力加速度传感器3。而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3主要包括固定电极板及可移动电极板,其结构及作用原理为现有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静文;迟永宏,未经叶静文;迟永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