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纳米分子筛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535.7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7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黎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H3/06;A61L9/014;A61L9/013;A61L9/04;A61L101/24;A61L10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宝利 |
地址: | 515041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纳米 分子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吸附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车内空气污浊是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细菌病毒、灰尘、汽油昧、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车内装饰或其他塑料制品等产生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足以引起人们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适应,甚至罹患疾病。现有汽车气体净化器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体,有的使用强动力来加强吸附效果。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不佳,要经常更换,吸附的气体也有限。使用电力吸风不便于接线。有的过滤吸附体做的较厚,不利于加强空气与吸附体的接触面积,吸附效果没有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空气净化器过滤效果不佳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纳米分子筛盒,板型的,扩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载纳米分子筛,包括外盒和内部的过滤体,其特征在于:过滤体为活性海泡石纳米材料混压成型的过滤筛体,过滤体外设有透气的外包装体。
所述活性海泡石纳米混合过滤筛体为活性海泡石、植物香料、活性凹凸棒石粉碎颗粒混组后的压合体。
所述压合体为板型,外盒也为板型镂空外盒。
所述外包装体为微孔透气的外包装膜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后检测结果为:39小时后甲醛残留浓度为0.000mg/m3,苯残留浓度为0.000mg/m3,对甲醛和苯及其他小分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延长净化时间效果更加;快速有效祛除车内小分子污染物,如车内装饰或其它塑料制品等存在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等;快速祛除汽车中存在的异味和香烟燃烧产生的气味;有效祛除密闭车厢空气中滋生的细菌病毒和尘螨,减少罹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增强发动机、空调等运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外盒;2、过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盒1及盒内的过滤体2,过滤体2外设有外包装体。外包装体为微孔透气的外包装膜体。过滤体为活性海泡石纳米材料混压成型的过滤筛体(纳米的结构尺寸达到0.8~1.4纳米)。活性海泡石纳米混合过滤筛体为活性海泡石、植物香料、活性凹凸棒石粉碎颗粒混组后的压合体(按重量百分比为活性海泡石60~110,天然植物香料3-10,活性凹凸棒石20-50,混合而成)。压合体为板型。本实用新型摆放位置在车内后窗。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在车内形成的空气旋流,这样可以使车内空气从纳米分子筛净化盒通过,净化盒中的纳米分子筛将污染物高效吸附,从而完成净化过程,吸附效果最佳。
其净化过程为:车内有害物质(甲醛、苯、和其他小分子小污染物)在通过有规律均匀分布的活性海泡石纳米混合过滤筛体内筛孔时,车内的有害分子就像通过一个有孔的筛网,被层层过滤掉有害物质,而经纳米和活化后的材料具有亲和分解作用,有害物质最后形成对人体无害的碳水化合物。
使本实用新型接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保持纳米分子筛干燥,保证吸附效果的持续,延长使用寿命。纳米分子筛产品使用完后剪开包装,将袋内物质倒进马桶或下水道中,充分利用其二次除污除臭功能。
保持最大面积的接触空气,如在有效期内遇潮气板结,可置于阳光下暴晒直至干燥后摇晃至松散,然后继续使用,不影响效果。因本品吸附力极强。建议远离香氛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黎,未经李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吊顶式新风净化机
- 下一篇:厨房用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