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边板侧翻车厢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111.0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蒋晓冬;梁海强;张炜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B60P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边板侧翻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翻式自卸车厢,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层边板的侧翻车厢。
背景技术
侧翻自卸汽车由于所运输货物的比重不同,对车厢容积要求也有不同。这就要求货箱的容积实现可变,在货箱宽度和长度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最简捷的方法就是让货箱的高度尺寸成为可变。例如:在额定载重量的情况下,运输铁矿粉时(比重2.5-3.5),
边板高度0.8米就能满足满载要求。而运输焦炭时(比重0.36-0.53),货箱边板必须在原有边板高度基础上再适当加高,才能满足满载的要求。也就是说:运输比重大的货物时,就要采用货箱尺寸低的状态;而运输比重小的货物时,应使用货箱尺寸高的状态。
传统的侧翻货厢结构包括由矩形下框、矩形上框和固定连接上下框的四根角柱构成的厢体框架、安装在厢体框架的底板、顶板、前端板、后端板。其中厢体框架的两侧面分别固定有两个个或三个立柱。在相邻两个立柱或者立柱与角柱之间安装有吊门,这样,侧翻货厢的侧面就具有三个或四个吊门。吊门通过铰链铰接连接在厢体框架的上框上,所以吊门可以通过上、下翻转而开启或关闭。在厢体的底板左、右两侧与副车架之间分别安装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的下铰轴安装在副车架纵梁之间,上铰接点连接在货厢底板上。传统的的侧翻货厢中采取直接在吊门上框上加装加高板的方式,来实现车厢容积的变化。其缺点是:由于上框和加高部分都是固定不可打开的,边板的上部固定部分过大,而开门的部分过小,卸料时很容易堵塞,车辆存在着发生倾翻事故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常规卸料时存在的翻车隐患问题,提供一种双层边板侧翻车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边板侧翻车厢,包括厢体,该厢体包括由矩形下框、矩形上框以及固定连接上下框的四根角柱和分别固定在厢体框架两侧面的两两相对的两对或三对立柱组成的厢体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的前端板、后端板和安装在在厢体框架一侧面相邻两个立柱或者立柱与角柱之间的吊门机构,其中:
所述吊门机构包括通过上吊门铰链铰接连接在所述厢体框架上端部的上吊门和顶端部两侧分别通过下吊门铰链铰接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立柱或者立柱与角柱之间的下吊门,相对应的上、下吊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前端板、后端板、角柱和立柱分别由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上下两部分构成,且拆卸位置与所述下吊门的顶端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上、下吊门相连接部分设有加强槽。
优选的,所述下吊门铰链铰的结构包括固定在角柱或所述立柱上的带有铰链孔的左铰链座和固定在所述下吊门上的带有铰链孔的右铰链座以及穿过左、右铰链座的铰轴。
在本实用新型中,车厢厢体边板的纵向以边板立柱为界分为三个或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吊门通过上吊门铰链固定在吊门上方,每部分吊门均具有可拆分的上、下双层吊门结构,每一部分的上、下吊门之间均分别具有用于互相固定用的螺栓和加强槽。
并且,每个上吊门均可通过固定在上方的上吊门铰链开合,每个下吊门上部两侧均具有下吊门铰链,能够通过固定在两边的边板立柱相应部位的铰链开合双层边板侧翻车厢。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边板侧翻车厢的上、下双层吊门结构,既针对运输货物的种类不同,实现了货箱容积可变量;又使卸料口最大化,保证物料顺畅卸出,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自卸车卸料时因出料口小,车辆存在发生倾翻事故的隐患。同时通过本实用新型,还做到了车尽其用,节约能源和降低消耗,从而使整车的载重量利用系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积(高内尺)状态示意图,吊门结构打开状态;
图2-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容积(高内尺)状态示意图,吊门结构关闭状态;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式状态示意图,上、下吊均打开状态;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小容积(低内尺)状态示意图,拆除了上吊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边板侧翻车厢,该车厢包括厢体,厢体包括由矩形下框、矩形上框以及固定连接上下框的四根角柱和分别固定在厢体框架两侧面的两两相对的两对或三对立柱组成的厢体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的前端板、后端板和安装在在厢体框架一侧面相邻两个立柱或者立柱与角柱之间的吊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点波束卫星系统
- 下一篇:具有丙烯酰胺涂层的干涉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