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档脚踏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102.1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圣敏 |
主分类号: | H01H3/14 | 分类号: | H01H3/14;H01H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3256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开关,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冲床、医疗器械等设备上的两档脚踏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脚踏开关,多数只有一个档位,在许多需要两档控制的应用场合无法满足要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17457,公开(公告)日2008年9月17日,公开了一种两档脚踏开关,它包括上盖、踏板、底座、微动开关、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由套筒、推动杆和弹簧组成,套筒穿过底座壳壁直至其后端台阶、其伸入底座部分套入卡圈固定,踏板通过栓轴与底座铰接,踏板下面的挤块与套筒接触,其特征在于:推动杆头部固定推板,推板前面两边固定长顶点和短顶点,两个相同的微动开关并排地固定在底座内,处于推板之前,底座前面板上固定分档机构,该分档机构由基座、大弹簧、小弹簧、钢珠和压块构成,基座中孔通有四个圆孔,压块中孔放置大弹簧,压块外壁开有凹槽,压块置于基座中孔,基座四个圆孔中分别放置钢珠后放置小弹簧并用铆片堵塞圆孔,钢珠恰落入压块外壁凹槽中,踏板下面还制有顶块。由于它采用基座、大弹簧、小弹簧、钢珠、压块和铆片来组成分档机构,其缺点为: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两档脚踏开关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两档脚踏开关,包括底座,第一、第二微动开关,踏板,推杆和分档机构。所述底座具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第二微动开关分别固定在底座上的容置腔内,且分别具有一闭合开关的伸缩顶杆,所述踏板的下表面固定一顶块,该踏板铰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前侧壁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推杆滑动设置在底座前侧壁上的通孔内且与第一微动开关的伸缩顶杆相抵;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后侧壁上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内设有一第二推杆且与第二微动开关的第二伸缩顶杆相对;所述分档机构由基座、压帽和弹簧组成,基座的上表面设有一通孔,压帽位于踏板的下方且穿装于基座上的通孔内,弹簧弹性地设置在压帽和基座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第二微动开关分别依次前后布置,踏板在外力的作用下绕铰接点向下转动与分档机构的压帽上表面接触,同时踏板下表面上的顶块推动推杆顶住第一微动开关上的伸缩顶杆前移使第一微动开关闭合,当外力加大时,踏板克服分档机构中弹簧的弹力继续绕铰接点向下转动,推动第一微动开关内的第二推杆伸出顶住第二微动开关上的第二伸缩顶杆前移使第二微动开关闭合。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上盖,固定在底座上且遮盖底座上的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根推杆和两档分档机构实现了脚踏开关的两档控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档脚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档脚踏开关拆除上盖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档脚踏开关中的分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盖,2-底座,3-踏板,4-栓柚,5-分档机构,6-压帽,7-基座,8-压块,9-顶块,10-套筒,11-第一微动开关,12-第二微动开关,13-推杆,14-第一伸缩顶杆,15-第二伸缩顶杆,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盖1、踏板3、底座2、第一微动开关11、第二微动开关12、推杆13和分档机构5。底座2具有一容置腔,第一、第二微动开关11、12上分别具有一闭合开关的第一、第二伸缩顶杆14、15,上述第一、第二微动开关11、12分别依次前后布置固定在底座1上的容置腔内,第一微动开关11的后侧壁上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内设有一第二推杆且与第二微动开关12的第二伸缩顶杆15相对,上盖1固定在底座2上遮盖底座1上的容置腔。踏板3的下表面固定设有一顶块9和一压块8,该踏板3铰接在底座1上;底座1的前侧壁上设有一通孔,内嵌套筒10并用卡圈固定,推杆13滑动设置在套筒10内且与第一微动开关11上的第一伸缩顶杆14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圣敏,未经刘圣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