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闭锁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2958.7 | 申请日: | 200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3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冯葳;张作友;王庆明;张军生;李彦栋;李京宁;张春秋;谢春莲;王江涛;孟岩松;范丽娟;周丽萍;毕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41A3/36 | 分类号: | F41A3/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 禾 |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闭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警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闭锁机构。
背景技术
该开、闭锁机构用在新型防暴枪上。新型防暴枪是根据武警部队反恐、防暴作战需求计划研制的一种单兵使用的非致命性防暴武器。主要用于驱散、阻止近距离骚乱的人群和非法聚众的暴乱分子,制服隐蔽在建筑物内的犯罪分子。现役38mm单发防暴枪开锁时手部动作多、繁琐,在开锁过程中需要改变持枪姿势,闭锁时存在刚性碰撞,零部件容易损坏,给维修、保养带来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迅速有效地开锁问题,而提出一种开、闭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开、闭锁机构,主要由枪管、连接销、开闭锁件、定位杆、定位杆轴、定位杆簧、卡笋簧杆、机匣、闭锁卡笋、闭锁卡笋簧、开锁扳机、扳机组成,开闭锁件通过连接销与枪管装配在一起组成枪管组件,定位杆通过定位杆轴与闭锁卡笋装配在一起,定位杆与定位杆轴为间隙配合,定位杆轴与闭锁卡笋为过盈配合,在定位杆和闭锁卡笋上均有凹槽容纳定位杆簧,在定位杆簧的作用下,定位杆绕定位杆轴旋转,定位杆的一端被顶起高出闭锁卡笋的上平面,同时在闭锁卡笋上有一长方块结构可以限制定位杆的旋转角度,防止定位杆旋转过度,定位杆、定位杆簧、定位杆轴和闭锁卡笋组成闭锁卡笋部件,装在机匣上并在机匣上的T形槽里运动,在机匣T形槽的下方有一个和卡笋簧杆形状相同的凹槽,用来容纳卡笋簧杆和闭锁卡笋簧,卡笋簧杆是一个T形杆,用来保证闭锁卡笋簧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偏离轴线;闭锁卡笋簧套在卡笋簧杆上,卡笋簧杆的小端穿过闭锁卡笋下方的一个圆孔让闭锁卡笋簧顶着闭锁卡笋,卡笋簧杆的大端顶住机匣凹槽的一头,开锁扳机穿过机匣的方形孔与闭锁卡笋部件装配在一起;扳机装在机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按钮设置于扳机后方,开锁时,只需扣动开锁扳机即可开锁,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开锁动作,提高了理论射速,且这种结构设计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安全性方面,保证了扣扳机的手指只能作用在一个部位,因此该机构安全可靠;与扳机结合还同时具有闭锁不到位保险功能;在闭锁过程中避免了刚性碰撞。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6幅附图,其中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亦可作说明书摘要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闭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在闭锁状态时开闭锁件压住定位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准备开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在准备开锁状态时开闭锁件压住定位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完全开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在完全闭锁状态时定位杆卡在机匣定位槽里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a、图1b所示,一种开、闭锁机构,主要由枪管1、连接销2、开闭锁件3、定位杆4、定位杆轴5、定位杆簧6、卡笋簧杆7、机匣8、闭锁卡笋9、闭锁卡笋簧10、开锁扳机11、扳机12组成。开闭锁件3通过连接销2与枪管1装配在一起组成枪管组件。定位杆4通过定位杆轴5与闭锁卡笋9装配在一起,定位杆4与定位杆轴5为间隙配合,定位杆轴5与闭锁卡笋9为过盈配合,在定位杆4和闭锁卡笋9上均有凹槽容纳定位杆簧6,在定位杆簧6的作用下,定位杆4绕定位杆轴5旋转,定位杆4的一端被顶起高出闭锁卡笋9的上平面,同时在闭锁卡笋9上有一长方块结构可以限制定位杆4的旋转角度,防止定位杆4旋转过度。定位杆4、定位杆簧6、定位杆轴5和闭锁卡笋9组成闭锁卡笋部件,装在机匣8上并在机匣8上的T形槽里运动,在机匣8T形槽的下方有一个和卡笋簧杆7形状相同的凹槽,用来容纳卡笋簧杆7和闭锁卡笋簧10,卡笋簧杆7是一个T形杆,用来保证闭锁卡笋簧10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偏离轴线;闭锁卡笋簧10套在卡笋簧杆7上,卡笋簧杆7的小端穿过闭锁卡笋9下方的一个圆孔让闭锁卡笋簧10顶着闭锁卡笋9,卡笋簧杆7的大端顶住机匣8凹槽一头。开锁扳机11穿过机匣8的方形孔与闭锁卡笋部件装配在一起。扳机12装在机匣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2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