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2726.1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2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华;武文辉;李铁峰;崔文斌;袁海洋;林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均布式六 行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立式减速机,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立式减速机设备中的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矿渣立磨和水泥生料立磨设备中,为传递更大的功率,并保持较小的体积,大型立式行星减速机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型立式行星减速机的设计中,输出行星转架是减速机内行星齿轮副的关键零件,其通常采用均布式结构,在行星齿轮传动中,行星轮的数量越多,功率分流越多,输出的功率能力越大。大功率的立式行星减速机一般采用三个或四个行星齿轮传动,减速机体积仍较大,负载能力小,并且行星转架具备的强度和刚度不足,不能满足大扭矩的输出要求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采用中间连接大筋与中间连接小筋方式,在保证至少六个或以上的行星齿轮均匀啮合的同时,使行星转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大扭矩的输出要求。
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由:上支撑板、行星轮轴装配孔、转架下支撑板、轴承支撑环、中间连接大筋、中间连接小筋、太阳轮装配孔构成;
其具体技术方案是:行星轮轴装配孔设置于行星轮轴上,由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固定;行星轮轴装配孔一侧配置中间连接大筋,另一侧配置中间连接小筋;上支撑板上下方一侧设置轴承支持环于外部定位轴承装配;太阳轮装配孔设置于太阳轮下方,用于太阳轮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非均布式行星轮轴孔位置不一致,这样连接固顶行星轮轴上下支撑板能够使用截面较大的连接筋(采用铸造结构连接时)或连接梁(采用其它方式连接时)。随着连接筋横向高度的增大,同均布式连接筋结构相比,零件抗扭转强度和刚度的能力可分别提高到的2倍和4倍;非均布行星转架的采用,行星转架体积得到减少,并能使用更多的行星轮,使产品性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中的A-A: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支撑板1、行星轮轴装配孔2、转架下支撑板3、轴承支撑环4、中间连接大筋5、中间连接小筋6、太阳轮装配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非均布六行星转架中:行星轮轴装配孔2设置于行星轮轴上,由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3固定;行星轮轴装配孔2一侧配置中间连接大筋5,另一侧配置中间连接小筋6;上支撑板1上下方一侧设置轴承支持环4于外部定位轴承装配;太阳轮装配孔7设置于太阳轮下方,用于太阳轮装配。
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可使多个行星齿轮绕太阳轮运动呈非均布状态位置相啮合;转架可以采用铸造方式整体铸出或分部铸出再用螺栓合为一体的结构方式,材质可采用球铁或合金钢。
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中,内孔装有轴承的行星轮设置在行星轮轴中部并设置在转架的行星轮轴装配孔2上,由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3固定;轴承支撑环4用于外部相接的定位轴承装配;外部的太阳轮设置在转架中部,太阳轮穿过装配孔7中并与配置的行星轮相啮合,同时行星轮与外部固定不动的内齿圈啮合;行星轮轴装配孔2一侧配置中间连接大筋5,另一侧配置中间连接小筋6,起到增强行星转架强度和刚度,满足转动并输出力矩需求;上支撑板1与被驱动的外部设施相连,与轴承支持环4上装配的外部定位轴承一起,使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得到定位;太阳轮驱动带动行星轮自转使其沿内齿圈转动,并带动行星轮轴与非均布六行星转架一起转动;外部设施因与上支撑板1的固定连接得到转动,非均布式六行星转架满足了输出转速和力矩的要求,以及行星齿轮传动的装配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2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