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82469.1 | 申请日: | 2008-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9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蔡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C17/06 | 分类号: | G21C17/06;B08B3/08;B08B3/10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高尚梅 |
| 地址: | 22204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 浓度 清洁 标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硼浓度仪清洁和标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乏燃料水池硼溶液浓度测量的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乏燃料水池密度式硼浓度仪是基于内置探头振荡周期随介质密度改变而变化的原理。内置探头长期接触工作介质,在回路排空检修时,表面会沉积一定的固体,改变探头的本征频率,影响准确测量,降低了浓度仪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拆装浓度仪即可对其进行清洁和标定、延长浓度仪的使用寿命,提高浓度仪的测量精度的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它包括容器、温度测量元件、电加热器、温度控制装置、动力循环泵、流量计、回流隔离电磁阀和调节阀,容器内设有清洁及标定溶液,清洁及标定溶液内设有电加热器,清洁及标定溶液内、电加热器上方设有温度测量元件,温度控制装置位于容器外,温度控制装置通过电缆分别与电加热器、温度测量元件连接,容器底部外设有与清洁及标定溶液相通的动力循环泵,容器底部通过管路与动力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动力循环泵的出口与流量计的入口连通,流量计的出口与调节阀连接,容器侧壁设有与容器内部相通的回流隔离电磁阀。
所述的动力循环泵与容器底部之间设有排污电磁阀。
所述的容器顶部设有介质输入隔离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无需拆装浓度仪即可对其进行清洁和标定,延长浓度仪的使用寿命,提高浓度仪的测量精度。清洁和标定液形成闭式内循环,采用动力循环泵清洁和标定液可选择常压和定压环境内封闭流动,避免操作人员介入,减少人体受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的进行线清洁及标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状容器;2.温度测量元件;3.电加热器;4.温度控制装置;5.动力循环泵;6.排污电磁阀;7.流量计;8.介质输入隔离电磁阀;9.回流隔离电磁阀;10.调节阀;11、12.电磁阀;13.浓度仪;14.清洁及标定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密度式硼浓度仪清洁及标定装置,它包括罐状容器1、温度测量元件2、电加热器3、温度控制装置4、动力循环泵5、排污电磁阀6、流量计7、介质输入隔离电磁阀8、回流隔离电磁阀9和调节阀10。
温度测量元件2、电加热器3和温度控制装置4位于罐状容器1内部,动力循环泵5、排污电磁阀6、流量计7、介质输入隔离电磁阀8、回流隔离电磁阀9和调节阀10位于罐状容器1外部。
容器1内设有清洁及标定溶液15,清洁及标定溶液15内设有电加热器3,清洁及标定溶液15内、电加热器3上方设有温度测量元件2,温度控制装置4位于容器1外,温度控制装置4通过电缆分别与电加热器3、温度测量元件2连接,容器1底部外设有与清洁及标定溶液14相通的动力循环泵5,容器1底部通过管路与动力循环泵5的入口连通,动力循环泵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流量计7的入口连通,流量计7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调节阀10连接,容器1侧壁设有与容器1内部相通的回流隔离电磁阀9。容器1通过管路与回流隔离电磁阀9连通。
动力循环泵5与容器1底部之间设有排污电磁阀6。排污电磁阀6可以直接设置在容器1底部、其两者通过管路连通。容器1顶部设有介质输入隔离电磁阀8,容器1与介质输入隔离电磁阀8通过管路连通。
温度测量元件2可以采用铂电阻温度计,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测量元件。电加热器3可以采用盘式电加热器3,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器,电加热器3表面为耐酸碱溶液腐蚀材料。温度控制装置4可以采用数字显示温度控制仪,也可以用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2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
- 下一篇:诱导屏采集处理发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