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与模块的组合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82144.3 | 申请日: | 200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纪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3/76 | 分类号: | H01R33/76;H01R13/11;H01R13/24;H01R13/4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郑特强 |
| 地址: | 美国伊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模块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以供一模块电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中的模块,例如摄影镜头模块、轨迹球模块等,是通过一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电连接,而且一般模块是通过设于其底面或侧面的导接垫与电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部相接触而形成电连接。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9,其导电端子91的接触部911位于绝缘壳体92的底壁921处,用以与位于模块8底面的导接垫81相接触,使模块8与电连接器9形成电连接。此种底接触式的模块8与电连接器9的优点在于:模块8的导接垫81为平面式,较容易制造,而且面积可以较大,使接触部911与导接垫81的接触面积较大,使电连接性较为稳定。然而,由于导电端子91的接触部911是于绝缘壳体92的底壁921处,连接接触部911的弹性臂912须从绝缘壳体92的侧壁922往容置槽923内延伸一段距离,所以在容置槽923的角落处,由相邻侧壁922延伸的弹性臂912会相互干涉,因此角落处无法排列导电端子91,使得导电端子91的排布数量受限。
参阅图2,另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9’,其导电端子91’的接触部911’位于绝缘壳体92’的侧壁922’处,用以与位于模块8’侧面的导接垫81’相接触,使模块8’与电连接器9’形成电连接。此种侧接触式的模块8’与电连接器9’,由于导电端子91’的弹性臂912’并未大幅延伸出侧壁922’,所以在容置槽923’角落处不会有导电端子91’相互干涉的问题,相较于底接触式的电连接器9可以在相同空间中排列较多数量的导电端子91’。然而,由于侧接触式的模块8’需要在侧边加工形成弧形凹陷的导接垫81’,如果导接垫81’之间的间距82’过小,则机械加工困难;如果加大间距82’以方便加工,则需缩小导接垫81’的面积,会导致导电端子91’的接触部911’容易偏离导接垫81’的位置,造成接触不良,使得电连接性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底接触式及侧接触式电连接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底接触式及侧接触式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而能达到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导电端子数目,并能使导电端子与模块能稳定地电性连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与模块的组合,可使模块的导接垫容易加工制造。
于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与四排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底壁及四个由该底壁周侧往上延伸的侧壁,该底壁及所述侧壁共同界定一容置槽,且各侧壁设有一排端子槽。各排导电端子对应设于该绝缘壳体的一侧壁的该排端子槽中,其中位于左右两端侧的导电端子至少其一为侧接触式端子,而其它导电端子皆为底接触式端子,该侧接触式端子具有一凸伸于该容置槽中并位于该侧壁处的接触部,各底接触式端子具有一凸伸于该容置槽中并位于该底壁处的接触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模块的组合,包含:一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及一模块。该模块设于该绝缘壳体的容置槽中,具有一电路板,且该电路板的侧边设有多个与各侧接触式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应的侧导接垫,而该电路板底面设有多个与各底接触式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应的底导接垫,通过所述多个侧导接垫及底导接垫与所述多个接触部相接触,使该模块与该电连接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每排导电端子的左右两端侧至少其一为侧接触式端子,可以充分利用容置槽角落的空间,增加导电端子的数量。其对应的模块则有较大的空间设置侧导接垫,使侧导接垫容易加工制造,也具有较大的面积,使侧接触式端子与侧导接垫的电连接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现有的电连接器与模块的组合;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另一现有的电连接器与模块的组合;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模块的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
图5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位置;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模块的侧导接垫与底导接垫的位置;
图7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模块的组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8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
图9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位置;及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模块的侧导接垫与底导接垫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2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端盖
- 下一篇:高清晰度多媒体介面连接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