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水路螺旋管滚筒冷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1931.6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贺坤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子登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1/02 | 分类号: | F28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路 螺旋管 滚筒 冷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高温锅炉炉渣的设备,具体是一种双水路螺旋管滚筒冷渣机。
背景技术
锅炉燃烧后排出的炉渣温度很高(1000度左右),不利于运输及存储,需要冷却设备。目前的炉渣冷却设备,多为螺旋片滚筒冷渣机,它由内筒与外筒构成环形水腔,其内筒壁焊有若干纵向横向叶片,叶片首位相连形成螺旋状换热片。工作时,进入滚筒内热炉渣在螺旋片的作用下从进渣端被输送到出渣端,在这一过程中,炽热炉渣的热量通过换热片传给环形水腔的冷却水而自身冷却。滚筒冷渣机的冷渣能力取决于换热面积的大小,现有的螺旋片滚筒冷渣机依靠内筒壁螺旋片换热,若要增大冷渣能力就必须增大冷渣机体积,但现场空间限制了冷渣机的体积,因而现有的滚筒冷渣机不能满足冷渣能力大体积小的要求,另外现有的螺旋片冷渣机其内筒壁螺旋片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与炉渣摩擦极易磨损降低机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水路螺旋管滚筒冷渣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满足冷渣能力大体积小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水路螺旋管滚筒冷渣机,包括进渣装置、筒体、驱动装置、输水装置、出渣罩和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与外筒之间为一环形水腔;上述筒体内筒内部设有螺旋输水管,螺旋输水管焊接于筒体内筒壁上;上述螺旋输水管能够推动筒体内的高温炉渣排除。
输水装置由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进水管与出水管各两条,分别与筒体水腔和螺旋输水管动密封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凹型结构托轮部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螺旋片滚筒冷渣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水路结构将原有螺旋片改为螺旋输水管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2、用螺旋管推进替代了螺旋片推进,使得与炉渣直接接触部件的磨损也降至最低,提高了机器使用寿命。3、传动装置中托轮部件为凹型结构,能有效防止冷渣机筒体转动时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双水路螺旋管滚筒冷渣机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筒体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水路螺旋管滚筒冷渣机主要进渣装置1、筒体2、驱动装置3、出渣罩4、输水装置和安装底座6等部件组成。所述筒体2由内筒2.2与外筒2.1组成,内筒2.2与外筒2.1之间形成一环形水腔2.3,筒体内还设有螺旋输水管7,螺旋输水管与筒体2内筒壁2.2焊接。输水装置由进水管5.1进水管5.2和出水管5.3出水管5.4组成,进水口与出水口设在两端,分别通过动密封接头分别与环形水腔2.3和螺旋输水管7相接。工作时炉渣通过进渣装置1进入筒体2炉渣在螺旋管的作用下向前推进,与此同时水流通过进水管5.1进水管5.2分别进入螺旋输水管7和环形2.3与炉渣换热再从出水管5.3出水管5.4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子登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子登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1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能发光体发光亮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弧炉反射拱屏两回程下出烟节能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