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籽仁脱红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1526.4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60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全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5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籽仁脱 红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籽加工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松籽仁脱红衣机。
背景技术:
松树的种子-松籽,是人们喜食称道的美味食品。松籽含有69.2%的油脂,16%的蛋白质和丰富的钙、磷、铁等元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养阴、熄风、润肺、滑肠等功效,能够治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等病。常食松子能延年,美容,是滋补佳品,而且也是制作糕点食品的高级配料。成品松籽仁饱满,颜色白洁,无伤残痕迹,味道清香可口,无虫蚀残缺,浸油粒低于1%,一般用马口铁铁桶装,同时要进行真空及充氮处理,放于低温处保藏。
然而,松籽仁外面包裹着一层红色软皮,即红衣,在加工松籽仁过程中,只有脱掉红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松籽仁。但是,由于红衣紧紧地包裹着松籽仁,而松籽仁有非常娇嫩,稍有不慎松籽仁就有划伤或浸油变色、变质,直接影响到松籽仁质量等级,因此,脱起红衣来并非易事。一般只能用人工一个一个地捏去松籽仁红衣,费工费时,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脱红衣在松籽加工过程中是一项很困难的工序,现在出现一些机械方法脱红衣的作业机械,但是,有着无法克服的“蹂籽”缺陷,人工脱红衣不但作业难度大,影响产品卫生标准,而且占松籽加工成本的比重较大,直接制约着松籽加工的生产效率,尤其在用工集中的季节,严重地影响着松籽加工产业化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高质、高效、完全地脱掉松籽仁红衣的机械,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籽仁脱红衣机,在机架中设有进料斗、脱红衣室以及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机架中还设有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管通入脱红衣室。
所述脱红衣室是由上部的圆柱体和下部的锥体两部分壳体组成,可以用薄铁.塑料等材料制作;
所述高压气管在脱红衣室上部圆柱形部分通入到壳体内,喷嘴指向壳体内切线径向水平方向;
所述脱红衣室中还设有与脱红衣室壳体有一定间隙,可以转动的圆柱体转筒,可以随着高压喷嘴喷出的气体而转动。采用此结构可以起到通过离心作用将进料斗下到转筒顶部的松籽仁甩向同一方向,进入转筒与脱红衣室之间的间隙中,沿脱红衣室圆柱形壳体作切线旋转,防止高压气体造成松籽仁紊乱而相互撞伤的作用,同时又具有使松籽仁均匀分布旋转并与脱红衣室侧壁摩擦,起到脱掉红衣的作用;
所述转筒轴向中心设轴杆,上端固定于进料斗上口横梁,下端卡定转筒,并垂吊于脱红衣室的中间;
所述转筒比脱红衣室上部的圆柱形壳体短,并且垂至脱红衣室圆柱形和锥形壳体连接的部位;
所述中间设有转筒的脱红衣室可以由1-2个通过同一轴杆串接,或更多个脱红衣室通过同一轴杆串接使用,采用此结构可以避免个别松籽仁红衣遗漏,确保脱红衣作业质量;
所述出料管与脱红衣室垂向连接,其中一端设有轴流风机,风向向外,抽出红衣,为红衣出口,另一端向下倾斜,为果仁出口;
有益效果:
1.创造性地使用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进行松籽仁脱红衣作业,避免了机械作业所无法克服的“蹂籽”缺点;
2.脱红衣室可以由多个室串接使用,采用此结构可以避免个别松籽仁红衣遗漏,确保脱红衣作业质量;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脱红衣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松籽仁脱红衣机结构图
1、机架;2、进料斗;3、脱红衣室;4、出料管;5、空气压缩机;6、红衣出口;7、果仁出口;8、转筒;9、轴杆;10、料斗横梁;11、轴流风机;12、高压气管13、喷嘴14、电源;1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松籽仁脱红衣机,在机架1中设有进料斗2、脱红衣室3以及出料管4,机架中还设有空气压缩机5,高压气管12通入脱红衣室3,并且,所述高压气管12在脱红衣室上部圆柱形部分通入到壳体内,喷嘴13指向壳体内切线径向水平方向;
所述脱红衣室3中还设有与脱红衣室壳体有一定间隙,可以转动的转筒8;所述转筒8轴向中心设轴杆9,上端固定于进料斗上口横梁10,下端卡定转筒8,并垂吊于脱红衣室3的中间;所述转筒8比脱红衣室上部的圆柱形壳体短,并且垂至脱红衣室圆柱形和锥形壳体连接的部位;
所述中间设有转筒的脱红衣室可以由1-2个通过同一轴杆串接串接,或更多个脱红衣室通过同一轴杆串接串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全,未经徐海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1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椅子模具脱料机构
- 下一篇:棘轮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