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喷吹悬浮对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1269.4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5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童园;陆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添财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江苏省昆山市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悬浮 对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整液晶显示屏位置的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诸如在异方性导电胶膜的贴附、集成电路芯片的压合等制程中,都对液晶显示屏的位置有着精密的要求,一旦位置发生微小的偏差,都将会带来显示不良等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对位机构在液晶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地,为适应流水线作业的要求,对位机构分为粗对位机构与精确对位机构:粗对位机构实现将来料时位置参差不齐的液晶显示屏首先进行一次大概的对齐,之后依次在各自不同的工站分别由精确对位机构实现精确对位。由此可见,如果粗对位进行的不好,会增加精确对位的难度,甚至会超出对位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技术下粗对位机构的解决方案,该机构主要是由一组位置不可变化的第一固定限位板51和第二固定限位板61、另一组位置可变的第一可动限位板52和第二可动限位板62构成。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可动限位板52和第二可动限位板62位于距离第一固定限位板51和第二固定限位板61较远的位置处,液晶显示屏8被放入上述的4个限位板之间的位置处;首先第一可动限位板52沿Y轴反方向推动液晶显示屏8,直至液晶显示屏8的上边缘处被第一固定限位板51阻挡时,第一可动限位板52沿Y轴方向返回初始位置;之后第二可动限位板62沿X轴反方向推动液晶显示屏8,直至液晶显示屏8的左边缘处被第二固定限位板61阻挡时,第二可动限位板62沿X轴方向返回初始位置;最终液晶显示屏8完成粗对位并被转移至其它地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为:1、由于液晶显示屏是在限位板的推动下在一平台表面发生移动,所以液晶显示屏有一定的几率发生划伤;2、整个设备的构造复杂,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构造简单的空气喷吹悬浮对位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喷吹悬浮对位机构,包括本体、活动连接在所述的本体上的调整架、设置在所述的调整架上的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限位板和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限位板,所述的调整架与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球轴承相连接,在所述的调整架上设置有一端部与所述的调整架的表面相接触的接触单元,所述的空气喷吹悬浮对位机构还包括一个驱动单元,当所述的驱动单元提供驱动力时,所述的调整架将沿所述的接触单元或球轴承所确定的转轴向所述的第一固定限位板和第二固定限位板发生倾斜;在所述的调整架上还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用于喷出气体使液晶显示屏悬浮在所述的调整架上方的喷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本体与调整架之间通过两个球轴承相连接,所述的两个球轴承的连线、所述的第一固定限位板、所述的第二固定限位板三者构成一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架的转动方式可以有多种方案实现,举例如下:(不限于举例)
方案一: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机台,所述的驱动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台上,所述的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接触单元的另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接触单元,进而带动所述的调整架及位于所述的调整架上的液晶显示屏一起绕所述的球轴承所确定的转轴发生转动。
方案二:所述的驱动单元、接触单元固定设置在上述机台上,所述的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本体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再通过所述的球轴承间接驱动所述的调整架及位于所述的调整架上的液晶显示屏一起绕所述的接触单元所确定的转轴发生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调整架呈“M”形,以便于与呈“W”形的转移装置相配合,方便地将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取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在对位过程中液晶显示屏在喷气孔喷气的作用下始终悬浮在调整架的上方,与调整架没有直接接触,因此消除了划伤的不良;2、整个机构构造简单,可靠性较高,适用于高速的流水线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对位过程);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架与转移装置配合过程的俯视图(下料过程);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其中:1、本体;2、球轴承;31、驱动单元;32、接触单元;4、调整架;51、第一固定限位板;52、第一可动限位板;61、第二固定限位板;62、第二可动限位板;7、喷气孔;8、液晶显示屏;9、转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添财,未经庄添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1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