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送布齿连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0997.3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机缝纫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7/00 | 分类号: | D0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送布齿连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缝纫机的送布齿连动装置,尤指有关于前、后送布齿的送布量调节结构领域的缝纫机的送布齿连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纺织技术日益成熟,随着布料科技的发展,现今已发展多种材质特性与传统布料相异的布料,且为配合服装设计师多样复杂的设计,故缝纫方法也必须同时进步方可与之相适应。又,早期单一送布齿的缝纫机,面对当今崭新的布料(如具有高弹性的布料)以及服饰的不同设计(如车缝后自然形成有皱折者),显然不足以应付。故目前大多采用具有前、后二个送布齿的缝纫机来与之相适应,其中,前送布齿的功能相当于上述的单一送布齿的功能,若改变其移动行程,则可控制车缝布的粗细针,而后送布齿的功能则需应前送布齿的移动行程来调整,使后端较慢进入车缝位置的布料,因后送布齿的带入布量与前送布齿的带入布量相同或较多亦或较少(俗称差动比),即会产生有车缝面平整或压布亦或皱折的不同状况,如此方可适应现今高弹性的布料以及多样复杂的服装设计。
承上所述,如图1所示,该现有缝纫机,是利用一传动的主轴10来传输动力,而其送布齿连动单元包含有一连杆组件20、一主杆组件30、一调节杆组40及二移动杆50,其中该连杆组件20的一端衔接至缝纫机的主轴10,另一端为一接杆201(另如图2、3),且该主轴10转动时,该接杆201可为特定角度的摆动。而该主杆组件30包含一穿固杆301、一套杆302,该穿固杆301水平穿固于缝纫机的直筒机座a 1内,且穿设该套杆302,且该接杆201紧套于该套杆302外侧,又该套杆302的下方于一侧延伸一摆杆303(如图2),而该调节杆组40具有一连动杆401及一调移机构402,该连动杆401的一端固设一导座4011,导座4011由该摆杆303枢穿,而该调移机构402包含一支杆组4021及一调拨杆4022,该支杆组4021的一端与该调拨杆4022枢接,该支杆组4021的另一端与导座4011枢接,且以支杆组4021及调拨杆4022的枢接处为支点A拨动该调拨杆4022时,该连动杆401、导座4011位移,且导致该导座4011于该摆杆303上下位移(如图4、5),又,该调拨杆4022的外端为一位于直筒机座a1后方外侧的调节钮4023。
此外,该二移动杆50包含相互靠接的一前移动杆501及一后移动杆502,其前端分别接设一前送布齿503及一后送布齿504,而该前移动杆501以一导杆5011枢穿该后移动杆502对应设置的一长槽5021(如图2、3),另该连动杆401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后移动杆502(如图3)。据此,导座4011上移时可使后移动杆502上移(另如图4),此时使后送布齿504的前后位移行程变短,反之,导座4011下移时可使后移动杆502下移(另如图5),此时使后送布齿504的前后位移行程变长,如此而可调节后送布齿504的送布量,调节之后再使调节钮4023旋紧于直筒机座a1即可。
然而,承上可知该前移动杆501行程大小无法被调节,故在现今各种特殊布料的缝纫功能要求下,实在无法适应,因此,实有待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缘此,有鉴于现有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使该前移动杆也可被调节行程大小,以有效提升整体功能,也就是说,若使该二移动杆与主杆组件的套杆之间各设一调节杆组,即可达到此一目标,使前、后送布齿的前后位移距离均可进行送布量的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送布齿连动单元包含有一连杆组件、一主杆组件、二调节杆组及二移动杆,其中,该连杆组件的一端衔接至缝纫机的主轴,另一端为一接杆,且该主轴转动时,该接杆为特定角度的摆动;而该主杆组件具有一穿固杆、一套杆,该穿固杆水平穿固于缝纫机的直筒机座内,且穿设该套杆,另该接杆紧套于该套杆外侧,又该套杆的下方于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摆杆及一第二摆杆。
该二调节杆组各设有一连动杆及一调移机构,该二连动杆的一端各固设一导座,二导座分别由第一、二摆杆枢穿,而该调移机构各包含一调拨杆,该调拨杆的一端枢接至导座,而另一端分别为一位于直筒机座前、后方外侧的调节钮,且拨动该调拨杆时,该连动杆、导座为位移,且导致该导座分别于该第一、二摆杆上下位移;而该二移动杆为靠接的一前移动杆及一后移动杆,其前端分别接设一前送布齿或一后送布齿,而该前移动杆固设一导杆枢穿该后移动杆,且该后移动杆设一长槽提供该导杆穿设,另该二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该前、后移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机缝纫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机缝纫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0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纳米NiAl2O4粉末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