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定机构及具有该锁定机构的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80524.3 | 申请日: | 200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9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 慎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机构 具有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卡钩具有双向钩部设计的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及该电子装置与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平板计算机(Tablet PC)通常包括一主机本体,及一枢接于主机本体上的显示屏幕,显示屏幕除了可以提供书写的功能外,还能相对于主机本体旋转,以提供使用者调整显示屏幕的显示角度。由于显示屏幕能相对于主机本体左右旋转,因此,显示屏幕与主机本体之间会设置有一锁定机构,使得显示屏幕的正面与背面皆能锁固于主机本体上。
如中国台湾专利第I260961号(申请号为93102415)专利所公开的具有活动卡钩的机构系统,其扣合装置设置于系统模块的壳体上,扣合装置的致动件可以拉动拉簧与连柄沿着滑槽方向滑移,以带动卡钩旋转而卡合于显示模块的壳体正面的卡孔或壳体背面的卡孔,使得显示模块的壳体正面或壳体背面皆能锁固在系统模块的壳体上。然而,此种扣合装置的致动件无法限位在滑槽的端部,故致动件易因轻微的外力影响而在滑槽内滑移,进而带动卡钩转动而脱离卡孔,因此,此种扣合装置的卡钩无法稳固地卡固于卡孔内,在设计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卡钩具有双向的钩部设计,且卡钩的钩部能稳固地卡掣于卡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锁定机构的卡钩具有双向的钩部设计,且卡钩的钩部能稳固地卡掣于卡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定机构,其卡钩具有双向的钩部设计,且卡钩的钩部能稳固地卡掣于卡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壳,及一枢接于第一机壳并可以相对第一机壳旋转的第二机壳,第一机壳包含一卡孔,第二机壳包含一第一面及一相反于第一面的第二面,第二机壳可以以第一面或第二面面向第一机壳,锁定机构包含一按钮、一卡钩、一制动件、二第一复位弹簧以及一第二复位弹簧。
按钮包括一设置于第二机壳的壳体,及一由壳体所界定出的容置空间,卡钩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与壳体枢接,卡钩包括一第一钩部、一与第一钩部之间夹一角度的第二钩部、一第一限位部以及一第二限位部,卡钩可以相对于按钮在一使第一钩部外露出第一面的第一位置和一使第二钩部外露出第二面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制动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用以卡掣于第一限位部以使卡钩定位在第一位置,或卡掣于第二限位部以使卡钩定位在第二位置,二第一复位弹簧分别抵接于壳体左、右两侧用以提供按钮复位弹力,以使第一钩部卡掣于卡孔或第二钩部卡掣于卡孔,第二复位弹簧用以提供制动件复位弹力以使其卡掣于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前述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卡钩还包括一凸块,第一、第二限位部分别为一由凸块外周面向内凹陷的凹槽,制动件包括一用以卡掣于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的第一卡掣部。
前述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第一、第二限位部之间夹一角度,该角度约为90度,凸块具有一连接于第一、第二限位部之间的弧面,弧面用以对第一卡掣部施一推力促使制动件移动。
前述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卡钩还包括一与第一限位部位置相对的第一卡槽,及一与第二限位部位置相对的第二卡槽,制动件还包括一用以卡掣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的第二卡掣部,以使卡钩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一、第二卡槽之间夹一角度,该角度约为90度。
前述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壳体具有分别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一第一挡止部及一第二挡止部,制动件包括一位于第一、第二挡止部之间的限位板,第二复位弹簧抵接于限位板与第二挡止部之间以使限位板抵压于第一挡止部。
前述电子装置的锁定机构,按钮还包括一凸设于壳体上的推动部,第二机壳还包含一供推动部外露的长形导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0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XTX模块架构的加固笔记本
- 下一篇:四程放大系统远场监视装置





